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八十八章:餘音(九)(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08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03

    幾年之間對百越的不斷征服,漢軍的軍官們在輪換製度下基本是有參與過對百越的戰爭,呂哲一再強調“世界很大,但是容納不下第二個民族”,“一片土地隻能有一個民族”,等等的思想。所以他們這一方對百越的是殺光和抓光的殘酷政策。

    一種思想一旦被灌輸成功,那麽肯定是對非本族群的人充滿了惡意,看到異族的第一時間閃過“殺光他們”的念頭就會控製不住的生了出來。

    目前的漢軍之中,帶有深刻“民族主義”的軍官一點都不少。以至於得到命令繼續北上針對東胡作戰,大部分的漢軍軍官都是極度的興奮心態。

    逮著東胡騎兵追逐的二千漢軍騎兵就是處於一種興奮的姿態當中,直至有軍官發現座下的戰馬有些不對勁,率隊的兩個曲長才給眾騎兵“降溫”。幸的是他們都養成了不論任何情況都額外攜帶一匹戰馬的習慣。

    “我們的騎兵在降慢速度,”唐傑話音剛落,看到東胡騎兵正在範圍迂回要調頭接戰:“東胡人的帶隊官經驗很足。他們抓到了我軍要更換戰馬的空隙。”

    另外一邊,聯軍的營地內也在進行類似的討論。

    胥紕逼落指著完全停下來的漢軍二千騎兵:“漢國人的騎兵肯定是過去的交戰中沒有遇見過對手,顯得很嬌縱。”

    陳勝:“……”畢竟是一個最底層出身的人,他看不懂是個什麽情況。

    韓廣卻是有率領單騎走馬的經驗,點點頭:“確實,他們縱馬狂追,疏忽了座下戰馬的體力。”

    華夏體係(含周邊)的馬匹種類不少,草原馬種(河曲馬)的個子矮,爆發力也不怎麽樣,但是勝在持久力十足;秦地的隴西馬算是相對高大的馬種,不過在持久力上比之草原馬不如,爆發力上也隻能是一般;西南區域的滇係馬……不也罷,就隻能是當駑馬使。

    漢軍騎兵的坐騎來源有些雜,有河曲馬體係也有隴西馬體係,更有現在被稱呼為趙地馬其實就是一種趙國在曆史上白狄從俄羅斯區域遷移來的三河馬體係。

    漢軍的騎兵裝備最多的馬種是隴西馬,畢竟漢國與秦國的牧畜交易量一直是最大的,河曲馬次之,三河馬更次之。不一樣的馬種之中當然也會存在詫異,就像同樣是人也會有高矮胖瘦之分,相對來漢軍的重騎兵座騎都是挑選四蹄直立身高起碼二米以上、負重能力合格的戰馬,淘汰下去之後才是裝備輕騎。

    不得不的是,現在的馬種比起“閹割文化”盛行時期的馬種都還算不錯,普遍是四蹄直立身高在一米六以上,隻有一些挫到不行的馬匹才會是一米二的四蹄直立高度,而這一類馬匹壓根就成不了騎兵的坐騎。

    縱觀戰場,不管是漢軍這邊還是聯軍那邊,隻要是用於作戰的戰馬,沒有一匹是矮於一米六,出戰的東胡騎兵座下戰馬的高度比較不平均,但是絕對不會出現那種像現代人一騎上去雙腿能著地的尷尬畫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