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四十五章:差距(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9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29

    在現代還能發現關於秦國水利的係統,不止一次發現秦人埋在地下的輸水設施。這一套方法用在田地的灌水係統上最為常見,科考人員發現最大的一個灌水係統,秦人埋在地麵下的陶具輸水管道最長竟是達到了誇張的三十公裏,更有貫穿一座大山腹心的陶具輸水係統,也不知道以當時的科技和條件是怎麽做到的。

    陶具輸水管道發展成熟,對水壓理論的研究也積累足夠的經驗,那麽衝水馬桶這種結構並不是多麽複雜的玩意肯定也是被研究了出來,漢國目前對外銷售商品很多,但是賣得最好的貨物絕對有衝水馬桶。

    張耳就在對酈食其關於衝水馬桶的事情,邯鄲城內向漢國商賈購買衝水馬桶的人不少,陶具輸水管道他們弄起來難度不大,但是有一個問題十分的關鍵,那就是邯鄲城可不像南陵城是坐落在一條大江邊上,邯鄲城也不像南陵城有那麽發達的水利係統,衝水馬桶風靡整個邯鄲,南陵城的公共澡堂模式也被模仿,大量的用水對邯鄲的水源造成很大的困擾。

    不止是衛生條件上麵,弱者總有向強者學習的性,而有很多時候都是“走歪”了,學習是往生活的便利和享受最先開始模仿,南陵城處處可見噴水池,很多有經濟條件的人家要是沒有噴水雕像或是泳池簡直丟人,南陵作為國都在帶動整個漢國的生活品味,作為強國的漢國也在帶動東方世界的生活追求。

    邯鄲城內自然是不會出現公共公園和噴水池,但是不妨礙一些有條件的人家在自己的庭院中玩那麽一套,其結果嘛……

    “哦?邯鄲的水井水位一直在下降?那是地下水使用過於泛濫,建議找大師探勘一下,別可像臨淄造成地陷才好。”要是幾年前酈食其絕對不出這麽管業的用詞,他的大師也不是道士或和尚,其實就是對土質有研究的人才。

    現在研究土質和山川的學派不少,農家、墨家、陰陽家、雜家對於類似的研究都有涉及,最為專業卻是八竿子砸不到的名家。

    名家是幹什麽的?其實就是辯論家,最擅長的就是“白馬非馬”那一套。之所以對土質和山川有研究其實有鬼扯,隻因為“史祿”這麽一位大才是出身名家,但是他偏偏被始皇帝任命修建靈渠,具有很強的觀察和創造能力。

    漢國也需要靈渠,用以貫通蜀地、巴地、黔地的水路,因此史祿自然是被呂哲所收羅麾下,今次北上呂哲剛好是將史祿帶在身邊,現在剛好讓史祿幫老丈人好好探勘一下邯鄲,可別因為用水不止節製搞出地陷的事情出來。

    “是大才,王上委以重任,史大匠也不負王命,大軍北上能夠維持後勤糧秣,全賴史大匠一路探勘山川河流。”

    張耳一聽邯鄲城可能會出現地陷就慌了神,哪裏有功夫去聽一個什麽大匠都幹了一些什麽?(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