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五十二章:當代(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69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32

    呂哲也不會去什麽孩子還,是快樂玩耍的年紀之類的話,很多時候特立獨行沒有關係,但是在培養繼承者上麵若是他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必然是會被視為對子嗣教育的不重視,會產生出諸多的後續連鎖反應。

    不是嗎?統治者對繼承者的教育不重視,一幫臣工又該來怎麽進行聯想,估計就是覺得君王極度不靠譜,也會產生君王不重視教育下一代繼承者素質堪憂的想法,甚至是認為君王並不認為現有的子嗣有可以繼承事業的人,徒然是讓臣工悱惻。所以吧,什麽事情都能開玩笑和不重視,對於王室子女的教育卻是馬虎不得,更不是可以玩任性的時候。

    “王上,王子現在是在學《春秋》?”愣神了一會,蒯通終於是出聲了。

    《春秋》不是什麽好的啟蒙書籍,它壓根就是一連串的曆史傳記,裏麵所記載的是周室分封之後各個諸侯國之間的曆史,裏麵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爾虞我詐,更多的是關於戰爭的記載。

    其實從呂哲選擇讓年紀稍長一些的呂啟和呂議讀《春秋》也多少能看出一點端倪。當然了,現在還沒有“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麽一句話,可是意思多多少少是能明白的。不但是蒯通,很多人都能看出呂哲對年長的二位王子有著比較高的期盼,識字之後的第一步就是讓二位王子借鑒曆史,也在了解戰爭,顯然就是在當成必然統治一地的方式在培養。

    對於呂哲培養子嗣的態度,眾臣有理由感到歡欣鼓舞,也足以證明呂哲不是要走始皇帝的絕對集權道路,會將延續了多年的分封製度繼續執行下去,不然也就沒有必要教導每一個子嗣治理國家和知曉戰爭。

    人都有盼頭。由盼頭產生目標,誰不希望能有一塊自己能夠做主發展和處理的土地呢?作為王子的王室男子可以獲得一個封國,臣工們也能按照功勞大沒有比這個更加理想的事情了。

    離南陵越是近,隨行北上的眾多臣工就越感到激動,一切隻因為呂哲回到國都之後就要按照功勞大進行封賞。而從多多少少的消息來推測,呂哲這一次的封賞遠要比之前的任何一次豐厚,除開合並之後的秦王、趙王、韓王、魏王等安慰獎似得封王,光是五等侯爵以上的貴族就會誕生至少十人,其餘如伯、子、男數量應該也不會低於百人。

    漢國立國多久了?已經有九個年頭。在這九年期間也就是誕生十四個勳爵以上的貴族,包含勳爵在內也就是三十二名貴族,其實這種貴族出現的數量怎麽看都是不合理的,為此也不是沒有人進行過抱怨。

    按照呂哲想法,貴族當然是要控製在一定的數量之內,可是曆史的進程已經讓他對貴族數量的控製難以維持,各國合並成為帝國之後會出現四個封王,一同創建事業的臣工卻是一個封王都沒有,再不在侯、伯、子、男、勳、士的階層上進行豐厚封賞。刻薄寡恩的名頭估計是要立刻扣在呂哲腦袋上了,也不排除會有一些人因為不滿幹出一些什麽蠢事。

    合並成為一個帝國的時間表臨近,目前也還有數十萬的漢軍在塞外與草原胡人酣戰,再有就是新歸納入呂哲統治下的中原和北地還不是那麽安穩。在這一種局麵之下怎麽能夠出現內部混亂,因此呂哲哪怕是再怎麽吝嗇爵位封賞也不該是在這個時候。

    一名合格的統治者不但要懂得利益取舍,也要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期盼,那就是呂哲詢問倚重之臣。王室子女該進行什麽教育的原因。至於讓年長子嗣讀《春秋》,有一部分是他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從曆史上得到借鑒,更多是因為在當今時代能教的東西真心是不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