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五十三章:西北(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6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32

    呂哲已經看完戰報,他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看來……延長服役期限已經沒有什麽疑問。”

    司馬欣接過呂哲遞上的戰報逐字閱讀,臉上的表情也隨著觀看的內容變得越加嚴肅:“戰線越拉越長了。

    蒯通看完戰報後似乎是想歎息,不過忍住了。

    出塞的漢軍因為後勤的製約無法進行決戰,那麽也就隻能用最大的努力進行堵截,幾個軍團先後分成幾個戰區構建防禦工事,索性的是草原胡人向北突圍除非是進入沙漠地帶,不然肯定是要途徑沃野,也就讓漢軍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軍事目標。

    漢軍曾經有發動決戰的機會,那一次是漢軍發現了草原胡人主力所在的位置,可惜的是當時在兵力上漢軍要少於草原胡人一倍,漢軍在後勤上也沒有準備完畢,結果不得不放棄決戰。

    無法決戰又發現敵軍主力,有那麽一段時間裏雙方是在進行對峙,按理占據兵力優勢的頭曼應該主動發起進攻,可是胡人那邊也有著自己的麻煩。

    匈奴目前不是最為強盛的時期,草原上的胡人可不全是匈奴,南下的胡人來自不同的族群。因為有一些部落被拋棄之後幹脆就敵視頭曼,作為匈奴大單於的頭曼也沒有手軟,胡人有經過廝殺,頭曼沒能消滅那些有敵意的部落,胡人內部的分裂自然也就成了必然。

    廝殺會造成仇恨,草原部落之間的聯姻會讓仇恨得到蔓延,再有漢軍插一腳的情況下,有十來個部落得到承諾之後就幹脆站到漢軍這一邊,匈奴為首的勢力得到削弱,可惜的是依然無法改變大勢,對持也就持續下去。

    在那麽一兩個月裏漢軍與胡人的廝殺並不是太頻繁,雙方都是投入股部隊進行試探。都在熟悉和摸索對方的戰法。

    戰局的變動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身邊團結了不少的部落,連帶不屬於匈奴,但是在草原上算是強大族群的休屠和渾邪也站到了他的那邊。這個人自然就是頭曼很不喜歡的冒頓。

    情勢從一開始就對胡人一方不利,冒頓也沒有傻到在這麽一種現狀下與頭曼進行直接的對抗,或是幹掉頭曼進行奪權。

    草原崇尚弱肉強食的法則,冒頓身邊團結起一批人之後,哪怕是頭曼再怎麽不喜歡這個兒子也要給予相對的尊重,因此冒頓在胡人集團中也漸漸掌握了話語權。

    對峙中的廝殺,盡管交戰的規模不大。可是胡人在與漢軍的廝殺中已經顯現出很明顯的趨勢,胡人在麵對裝備優良且有嚴格紀律的漢軍是處於弱勢,要不是胡人在這一階段還處在絕對的兵力優勢,漢軍那邊也出現後勤上麵的製約,雙方還會不會繼續對峙下去還是兩。

    胡人的目的是回到草原,不是與華夏族群的軍隊拚個你死我活,此前冒頓一直在尋找繞過漢軍回歸草原的道路,目的不還是為了不發生沒必要的廝殺嗎?他帶著一萬餘騎是在西北方向活動。

    如今這個時代的寧夏西北是什麽樣,它又叫什麽名稱呢?目前自然是不叫新疆。正式的名字沒有,不過有一個泛稱叫作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上古先秦時代屬於戎狄生活的區域,到了秦一統之初這裏是屬於戎人。現在河西走廊的戎人可不是被秦人融合的那個族群,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戎人在後麵遭到匈奴的攻擊。一部分歸附了匈奴,另一部分則是逃到了高原。逃到高原的那批戎人有一部分在隨後的曆史裏變成了羌人,又在曆史長河的演變中成了吐魯番人。

    目前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戎人其實不多了,尋找突圍回到草原道路的冒頓在活動的時候收服了一些。他遭遇到更多的是從更西方遷移過來的族群。這些從西方遷移過來的族群基本上都是白色人種,他們有些是來自西域三十六國,甚至還有從波斯帝國那邊來的波斯人(也就是大流士治下人種)。至於阿拉伯人……“山裏人”先知默罕默德現在都還沒有呢,又哪裏來的阿拉伯。阿拉伯的崛起該是在大唐中葉,真正成為中亞的雄主是在大唐晚期,那個時候也剛好是大唐和拜占庭先後衰弱和滅亡期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