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五章:秦北征(3/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3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46

    所謂的舊長城段其實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在北疆設立的一條防線,這一條防線多次遭遇改動,有時候會向前延伸,有時候卻是向後退卻。建立那條長城之初,防禦的對象並不是什麽匈奴人,最開始防禦的對象是義渠人,後麵一段時間成了抵禦大月氏向南擴張的防線。該條長城是用夯土方式。其規模也並不大,相對於秦國後麵重新修建的長城來,一條能算是巨龍,舊長城段就是一條蟲子。

    扶蘇任命蒙恬為北征軍主將,內史騰為首席副將,李由為次席副將,這一次出兵十五萬向北的最終目的地是靠近九原方向,戰略目標是對因為後路被漢軍截斷的匈奴等胡人進行攻擊。

    對了,秦修直道因為時間短暫並沒有一直延伸到九原。是到了膚施以北七十裏外就被動停工,那也也是屬於上郡境內的舊長城段區域。

    漢王哲發出了帝國成立時間表,各個方向更是有漢軍在向秦境逼近,很明顯是一種對秦國還處於猶豫不決的不耐煩。呂哲沒有表現出不耐煩之前。扶蘇還能有時間猶豫或是討價還價,可是當漢軍在向秦境合圍之後,扶蘇光是用的已經沒有什麽用了,還需要用實際的行動來進行表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蒙恬率軍北征了。

    本來在義渠的秦軍是有二十五萬左右,向北出擊應該是兵力越多越好,特別是攻擊的對象是機動性非常強的胡人。但是呢。蒙恬卻是出了不同的意見。

    蒙恬認為秦國既然是要向漢王哲進行表態,那麽並不是出兵越多越好,不要反而被誤會成是要前往攻擊處在沃野的漢軍,要掌握一個尺度,這個尺度最好是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但是又沒有對沃野的漢軍產生威脅,盡可能地讓漢王哲相信秦國出兵的誠意。

    十五萬秦軍是一個合適的數量,由二萬的新式騎兵和五千乘戰車構成中堅力量,然後再配以十一萬五千左右步軍和輔兵,這樣的建製很明顯就是一種輔助性質的偏師,也符合向漢王哲表態前去協助沃野漢軍一同進攻匈奴等胡人的法。

    造成兵力製約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是漢國逐步減少對秦國的資源輸送之後,秦國的物資儲備無法大規模的用兵……

    扶蘇做出表態又派出北征軍,漢國那邊的回應是原本屯駐於隴西地的共尉所部含隴西征召的七萬也開始向北移動,原本向漢中郡開拔的漢南征軍抵達巴郡的江州時停在原地,並且已經有部分的漢南征軍乘坐船隻經由長江輸送前往南郡,三川郡方向的三個漢混編軍團也隻留下一個其餘向中原開拔。

    敵意的消除不但對秦國來是一件好事,對於漢國那邊也是減去沉重的負擔,一切都似乎在朝著更好的一麵發展?

    蒙恬所率的秦北征軍穿過舊長城段區域的時候,一支百人隊左右的漢軍遊騎出現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