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九十章:援軍在哪?(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9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56

    作為今次前來的兩匹馬中的另外一匹。也就是扜彌部首領的坐騎,它死沒死沒人知道,忙於布置突圍的冒頓也不會閑暇到上一直關注的那個份上。

    對了,必須明的是。現在對戰馬的閹割文化並不是那麽流行,像是在華夏大地的上古先秦時代對戰馬的閹割並不盛行,因此也就有過許許多多發情季節時某個將領用母馬勾引敵軍公馬的故事。

    華夏大地上真正開始大批量對戰馬進行閹割是在西漢時期,那個時代的背景是因為漢軍正在大肆出兵草原。剛開始的出兵還會根據時節來部署,後麵戰事越演越烈則不是那麽根據季節,發情期的戰馬根本無法騎乘。那隻能是進行閹割。

    對戰馬的閹割文化直接導致的是優秀的馬匹被挑選為戰馬,因為騎乘需要進行閹割,那麽就演變成越是優秀的戰馬絕種得越快,隻有那些低劣的馬匹才能逃過一劫,演變而成的結果自然是優秀的戰馬都消失了,隻有矮戳廢的馬種還能有繁衍後代的生殖器官,而這個還沒算完,優秀的戰馬消失隻能是選擇次一級的馬匹再次進行挑選後進行閹割,其結果那當然是華夏的馬種一代更加不如一代。

    戰馬的閹割文化卻是不會影響到遊牧民族,對於遊牧民族來牧畜就是他們的財產,馬匹遠不止是用來騎乘作戰的工具,還是他們的第二生命,若是沒有絕對的必要沒人會去傷害自己的第二生命,更加別提進行“斷根”什麽的。冒頓這一次對這批西極馬進行閹割是不想漢軍獲得優秀馬種,也是因為那些西極馬並不屬於他的財產,損不損失對於他來根本就無所謂,反正回去之後也是要進行歸還。

    同樣的,不管是在中亞、西亞、歐羅巴等等一些地區,對戰馬的閹割並不流行。所以就導致一直到現代之後該些地區的馬匹依然雄峻優秀,然而華夏地區連拉去參加奧運會最優秀的參賽馬與其它馬匹站到一塊,華夏這一邊的參賽馬與那些馬一比直接成了騾子。

    必須的是,目前的戰馬閹割並不在華夏大地流行,所以也就出現了漢軍沒有發動大規模軍事交鋒的原因,畢竟此前是動物發情的春季。物資累積不到位,動物交配季節之下踏上旅途沒有關係,可是大部分戰馬無法用於騎乘作戰,也隻能選出一些母馬作為騎乘坐騎,那還怎麽發動大規模的交戰?

    索性的是不管漢軍還是秦軍都有大基數的戰馬可供挑選,無法出動大規模的騎兵進行交戰,但是集結起那麽二三萬還是能夠做到。

    相應的,擁有更多馬匹基數的胡人那邊能夠挑選出來騎乘的戰馬就更多,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呂哲才會搭配步軍與騎軍同行,沃野方向支援過去的也都是以步軍為主,無法騎戰至少是要增加步戰兵力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