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九十三章:揚長而去(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8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56

    要知道現在是上古先秦結束不久的年代啊,是沒有機床,凡事都是依靠手工的社會環境。環境和材料許可下,熟練的工匠每人也就是每能製作大概一百杆左右普通的羽箭。普通羽箭的製作哪怕是有出錯也能允許,但是對於需要安裝在滑槽的弩箭,該種弩箭的箭杆容不得有半點的出錯,像是箭杆彎曲就絕對不能出現,要保證箭杆的筆直性,對於長度也有嚴格的規定,那麽每人每製作量能有個一二十枝其實就算是多了。

    三分鍾,這批漢軍弩騎兵三分鍾之內就消耗了千多人一辛勤的勞動成果,而他們的作戰還是剛剛開始,接下來不知道還會消耗多少弩箭。這樣計算下來,戰役規模的作戰,弩箭的消耗基本是十萬一個基數,每次戰役交鋒至少要消耗掉五個基數以上,五十萬枝弩箭需要二萬五千熟練的工匠辛勤勞動一。而五十萬枝弩箭的消耗所代表的不止是單純的人工成本,人需要吃飯,工作需要有工錢,材料需要購買,製造弩箭的工具也需要花錢,那該是花費了多少的資金?

    簡而言之,李良麾下的弩騎兵三分鍾內射出去的弩箭不單純是一種殺傷工具,每一枝弩箭就代表著後方的汗水和金錢,他們平均用四個半兩錢砸死了一個胡騎,換成新一代的五銖錢則是四十五個左右。依照現在漢國境內的銅錢購買力,一個半兩能夠購買大概二石大米糧食(六十一點五現代斤),換句話就是漢國大米糧價是二十個左右的五銖錢一石。

    所以光是用金錢來衡量或許不誇張,但是換成糧食……那些弩騎兵用差不多兩百五十斤大米的重量才“壓”死了一個胡騎!

    其實漢國的物價便宜並不是什麽稀奇事。戰國時期列國的物價除非是特別時期不然都高不到哪去,一直是到西漢時期物價也普遍不高,會造成這種原因其實有許許多多方麵。像是人口不多需求量不是那麽恐怖,另外就是錢幣的流通量不足大多是以物換物的關係。

    現在還沒有“能用炮彈砸死,絕不用人命去拚”這句話,不過並不缺乏財富的呂哲一直以來的作風就是那樣,能夠裝備精良的軍械絕不吝嗇,畢竟對於呂哲人口……特別是能夠成為戰力的人口在決定無休止擴張的戰略下比什麽都重要,另外就是一名漢軍士卒的陣亡。關於後續的撫恤金也遠比武裝一名漢軍到牙齒花費得多。

    第十三騎兵軍團因為種種的因素是所有漢軍中一支列裝豪華的軍團,冒頓所部遭遇到不適合正麵作戰的遊騎兵都載進去約有一千五百人,麵對李良所率用來正麵戰場作戰的一萬漢軍騎兵。僅是一個照麵就折了六七百人並不算誇張。

    一直是到冒頓發覺不對勁,剩餘的二千八百左右胡騎才重新拉開與漢軍的距離。等待距離被拉開,冒頓也總算看見到那插滿弩箭的戰場,不光是每個胡騎連人帶馬至少中一二十箭。一些沒有屍體的地麵也是突然間“長出”一大片由弩箭形成的“箭叢”。

    漢軍弩騎兵射擊頻率太過密集。且因為器械領先的關係射擊間隔時間也短得驚人,冒頓在慶幸自己脫離的命令下得及時,卻是不知道漢軍弩騎兵那邊的新式連弩情況並不是那麽美好。

    實際上,由於是新列裝的關係,漢軍弩騎兵的十連射連弩故障率並不低,畢竟按照時代的理解新式連弩已經算得上是高科技產品,能與高科技搭上邊也就意味著器械構造複雜。而越是器械構造複雜的軍械總是容易因為一些零件的出錯發生故障,一陣交鋒下來。一千弩騎兵的連弩故障率達到了百分之十左右,這還隻是連續使用大概十來分鍾的時間。可以想象使用時間越長故障率肯定就越高。

    冒頓對於漢軍有那種恐怖的武器感到發怵,他現在不會去思考漢軍兵器上是不是存在什麽缺陷,唯一想到的就是自己這邊又折損了六七百人,再損失再去不但肉疼,且周邊的各族群不管是代表還是普通騎兵臉上滿滿都是恐懼,這事還不知道該怎麽收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