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一章:秦王殿(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27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4:10

    在先有家。保證自己家庭的前提下,以“自己”為主要思想觀念下,哪怕是統治者都不能阻止自己的臣子先為自己的家庭考慮,很多時候甚至是認為自己的家庭都主持不了沒有資格參與到國家大事。到最後衍生出來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下”的觀念。

    “修身,齊家,治國平,下”。就是要先把自己這個個體先給照顧好了,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才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來建設好自己的家庭。隨後才有資格參與到治理國家平穩的大事中去,也隻有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來保證國家平穩的運作,然後才有新的資格來考慮下大事。

    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蒙氏一切以自己考慮的心態別人無從指責,特別是蒙恬先完成國家任務,率軍配合漢軍針對匈奴等胡人的征討,算是履行到了對君王扶蘇的盡忠和對秦國的盡責。在這麽一件事情完成之後,蒙恬又會走向扶蘇遞交辭呈的手續,以非秦國官員的身份再接受來自於呂哲的招攬,那麽扶蘇也隻能是眼睜睜地看著蒙恬投入呂哲統治下新帝國的懷抱。

    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像是秦惠文王時期,嬴駟有一名臣工叫公孫衍,公孫衍先是作為魏國的一名將領與秦國對抗,然後公孫衍遭到魏惠王的罷免,公孫衍成為一名自由之身之後又受到來自秦惠文王嬴駟的招攬,自此公孫衍效力於秦國,甚至是率領秦軍大戰魏軍取勝斬首超過十萬。在其後,公孫衍又向秦惠文王嬴駟提出辭呈歸國,歸國之後公孫衍重新效力於魏國,人生的後半階段就是專門給秦國找麻煩。

    先後效力於魏國和秦國的公孫衍極少遭受指責,哪怕是有指責也是指責公孫衍竟然率領秦軍殘酷地斬首十萬魏人組成的魏軍,不是指責公孫衍為秦王效力。那麽從某一方麵來看,也就是是公認公孫衍前後效力兩國並沒有德操上的缺失,僅僅是做到了效力於誰就為誰出力的本份。

    上古先秦時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代,在這麽一個時代裏,甲國的某人為乙國效力並不是可恥的事情,哪怕是這個人在為誰效力之後表現出精湛奪目的才能,他的母國群眾也隻是會可惜為什麽本國沒有啟用,罵罵國家的君王有眼無珠,卻不是去指責那個人有那麽大的才能為什麽要叛國,甚至會因為那個人在他國表現出色而感到驕傲。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觀念,就是在這麽一個時代的觀念和思維中,隻要不是在職的情況下出現背叛行為,扶蘇同樣無法去指責蒙恬和眾多本來屬於自己的臣子為什麽要幹那樣的事情。

    當然了,蒙恬等人是在完成自己的職責後才會辭職另投。像是司馬欣等戰敗歸降的人,還有徐岩等中原軍團的那些人,性質上存在決然不同的本職。

    司馬欣等戰敗歸降之後被招納的人雖然會被指責,但是因為他們是戰敗之後才歸降,指責也隻能是指責意誌不堅定,頂多是被瞧不起,不至於迎來漫的罵聲,徐岩等中原軍團的那些人卻不是那麽回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