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三章:改革還是變革?(上)(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0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4:11

    亂入了很多讓人聽不明白的人物和詞語,不過現在這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倒是沒有情感上的違和感了。除開莫名其妙的人物,裏麵不多是美好的情感嗎?

    “三國?周郎?赤壁?喬?”趙歇似乎已經喝了不少?他懵懵地問:“那是什麽?”

    現在有赤壁嗎?現在確實是有赤壁,並且離南陵也不算太遠。不過什麽三國,什麽周郎,什麽喬,很多都是沒有的事和人。

    呂哲才不會去解釋什麽,他還在琢磨著有沒有什麽詩與長江搭上邊的,好再連一個字都不用改給“吟”出來。

    其實在場的人也不會去管那麽多,哪怕是呂哲隨便吼一段“上一朵雲,地下一坨‘翔’”之類的東西,他們也能轟然叫好。誰讓他們要麽是在等待發落,要麽是期望呂哲能對他們做出最好的安排呢?

    接下來呂哲又念了幾首與長江有關的詩,事實也是不管呂哲念出什麽詩,誰都是擊掌叫好,至於詩是什麽意思又想要隱喻什麽,能聽得懂的人沒有幾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扶蘇就是其中一個能聽得懂的,他還是一名公子時,對文事遠要比軍事來得有興趣,此刻他就在品味:“不對啊,怎麽聽著像是一個君王在麵臨絕對的困境時才會有的詩?”

    扶蘇那麽想就對了,南唐後主李煜當時就是麵臨絕對的困境,是在被毒死之前作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和《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作完這兩首詩,李煜也就消失在人世間。

    呂哲似乎是察覺到扶蘇那怪異的目光,他瞅一眼滿臉茫然中帶著好奇的扶蘇笑了笑。

    不顧場合又不顧意境的剽竊很惡劣,呂哲卻是沒有覺得半不好意思,對於他來現今匱乏的文風是一件十分美中不足的地方,軍隊在向外不斷地擴張,國內的民生也在蓬勃發展,隻是沒有能夠偶爾聽到來自於誰作出的美好詩篇似乎不像是一個盛世。

    華夏曆朝曆代,隻要是能與盛世稍微搭上一邊的,哪一朝和哪一代文學作品不是像泉湧那般地湧現呢?

    也是強盛才會讓文學作品不斷地出現,那代表的是民生富足,也是社會發展欣欣向上,有了足夠的富足安康土壤才會誕生那麽多的文人墨客。

    呂哲現在的目光已經轉向國內的民生治理,新做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預計投入到教育的資金達到一千萬貫。期望能夠在“第一個五年”的計劃中將學堂遍布到全國各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