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九十章:可控和不可控(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4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06

    隻是……呂議十歲的年紀來談帝國的教育問題,甚至是提出一些看法,蕭何暫時沒有深思呂議的那些到底對不對,可是蕭何內心裏的震驚是非常大,大得一時間隻能是臉上保持微笑來掩飾。

    呂議還在繼續述。蕭何一邊聽一邊理清楚剛才的想法,等待呂議停下話眼巴巴地看著自己,他才:“殿下,您可知曉為什麽會讓儒家充斥教育界?”

    “知曉。”呂議當然知道,他點著頭:“為了給他們找事做,不至於有那麽多在野,然後在民間搞東搞西。”

    “這位殿下對儒家非常反感啊?”蕭何心裏想著:“殿下年歲這般,是因為在學校有儒生得罪,還是受到什麽人的影響?”

    實際上成了皇帝的呂哲已經不能輕易對某些事情或是某些人展現出反感或是厭惡的態度,但是隻要是有心認真觀察,大概也會知道皇帝呂哲對儒家亦是沒有好感,甚至是已經不止是沒有好感,是一種非常厭惡的態度。

    蕭何恰恰是知曉皇帝對儒家看法的人之一,他們實際上並不是那麽清楚皇帝為什麽會對儒家的感官那麽差,那一次獻俘儀式之後才算是為皇帝找到了一個厭惡儒家的理由,更深層次的一想也明白沒有任何統治者會喜歡一幫在民間操作輿~論的家夥。

    正是因為思考得多了,站在統治階層深思,任何一名官員,甚至是儒家學派的官員,除非是別有用心想借輿~論攪風攪雨,不然還真的是對一幫喜歡操控輿~論的儒家士子感到頭疼。

    帝國的官場上的儒學門生其實不少,像是叔孫通就是頭號的儒家大儒,儒家出身並且比較出名的陸賈、孔鮒、盧生也在帝國官場一席之地,一些如司馬欣、呂臣、武臣等等的將領也學習過一些儒家學派的典籍對儒家並不陌生。

    皇帝不喜歡儒家的消息也不知道是誰最先在暗地裏流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這個不知道真假的消息,一些原本在研讀儒家書籍的人立刻就懵了,哪敢繼續研讀下去?一些本來就是儒家出身的官員更是人人自危,光顧著憂慮什麽時候自己的官職會被擼掉,基本是沒有心思做事。等等之類的影響還有許多,反正就是因為皇帝不喜歡儒家。隻要是能跟儒家稍微扯上一點關係的人都是人人自危。

    蕭何作為執政官,發現不但是官場有些異樣,連帶民間都有問題,他自然是要向皇帝匯報這種現象。

    不得不的是當時的呂哲也被弄得有些發愣。他是不喜歡儒家,但是不喜歡的是被董仲舒加了“人感應”和有宋一代已經被改造的“朱程理學”,雖然依然是不喜歡當代動不動就搞輿~論操作的儒家,可是並沒有將後世的厭惡帶到當代的儒家身上來嘛。

    不管呂哲是真的厭惡儒家或是不厭惡,當大家都認為他厭惡的時候。哪怕是不厭惡也是厭惡,並且因為傳聞已經形成影響力,導致帝國某些方麵的不穩,總該是要拿出一個適中的方法來解決。

    “所以陛下召集了諸多的同僚,於光明殿那邊商討,一是帝國想要重視教育,但是極度缺乏教師資源,儒家學派識字的人多,社會層麵觸及也廣,再則是……”蕭何苦笑著搖了搖頭才繼續下去:“再則是在野的儒生以其讓他們在民間攪事。不如讓他們處於可控範圍之內。”

    呂議有聽過那一場商議,也已經知道商議的最終結果和執行力度,但他現在想要表達的是,太多儒生學子在教育上出現了問題。

    得實話,呂議真的認為教育上的問題非常嚴重,一個不好可能下一代人就廢了,哪怕是不廢,但總要教育出一代對帝國在日後國策上有幫助的人吧?但是很顯然的事情,要是根據目前的教育方式進行下去,隻要一二十年教育事物上的惡果就會讓統治階層一個接著一個傻眼掉。

    或許傻眼不足以形容教育失敗的嚴重性。呂議因為是親身在接受當代的教育模板,他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肯定,要是當前的教育模式不改,以後帝國要麵臨的麻煩絕對要比想象中來得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