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這叫什麽事!(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48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22

    帝國的輔助非常多,像是生育輔助和困難輔助,又有軍中士卒家屬的特別輔助資金。然後又加上家中有人服役,軍屬孩童可以得到免費教育。軍屬生病可以無償到國辦醫館就醫等等。此類種種的社會福利雖然大多數是傾斜到與軍方有關聯的家庭,但是對非軍屬也是有各種輔助政策。

    根據張承部署的計劃,會稽郡的山民若是願意配合,官府可以借貸資金,並且官署運輸隊能夠低價運輸果樹苗等等。另外,第一年能夠從官方獲得口糧,按人頭計算,不分大是每月三鬥。可以這樣的政策真心是非常不錯了。

    因為帝國有檢察署的關係,雖然可能會有遺漏,但是大多數時候不會發生克扣的現象,相關政策對於願意配合的山民來應該比較有利。

    問題是出在村民聽到要向官府借貸上麵,抗拒就免不了。

    實際上,官府借貸給民間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上古時代官府借貸財帛給民間就是一種增收的國策,不管是夏或商,還是到了周王朝時期都在這麽幹。

    以前官府借貸給民間,各個時期有著自己的錢息規定。帝國放貸自然也需要有錢息,不過一些相關的事情上是屬於無息的額貸款,等於是國家動用資金在拉動經濟發展,使得民眾想要幹點什麽事業的時候得到助益。

    張承就是按照帝國的借貸條例在辦事,像是讓山民轉為果農就是這麽一個回事,因為借貸給山民用來轉型的借貸政策其實是一種無息貸款。

    有些時候沒文化真的很可怕,不管是怎麽解釋,甭管到底是不是真的,反正村民就認一個死理,他們認為自己那樣過挺好的,官方就是破了,老子們就不想聽也不想幹,根本就不需要官府來瞎操心。

    若是在以前吧,下到山間的吏麵對這種“死硬分子”勸一次不聽也就不會搭理,可是現在情況不是不同了嘛!郡守想要集中一批人,集中起來之後是要上報到中樞遷徙到邊郡,縣令可是一再交代能勸就多勸勸,畢竟是縣裏的在籍人口,能挽救就挽救一下,沒有縣令或縣長會覺得縣內人口多是壞事。

    吏是真的比較用心在解釋和勸導,可架不住認死理的山民不聽也就算了,一些長得壯實的人還個性比較衝,不聽也就罷了總不能用著誰都能聽見的聲音嘀咕一些難聽話吧?

    誰都是有脾氣的,特別是吏認為他是在幹好事,是為了“救”那一幫死硬的山民,一再被冷嘲熱諷當即是真的有些火了,語氣和態度就不止是生硬那麽簡單,自然也是會帶上一些火氣。

    啊呀呀。不得了了,山民之所以是山民,那是他們有一手不錯的捕獵手段。所謂的手段可以是近身拚殺技巧,可以是一手不錯的箭術,反正就是有武藝壓身,三言兩語聽不舒服。又有聚眾與官府對抗的前科,總是免不了覺得大不了就幹一架好了。

    該思想樸實還是腦子衝動?山民一句“拽什麽”,然後吏應“那是在幫你們保命”,誤會由此產生。

    保命是什麽意思?那就要叨叨大多數人對邊郡的理解,他們除了認為邊郡是蠻荒到鳥不拉屎的地方之外,普遍認為邊郡生存環境惡劣,長途跋涉前去邊郡,然後再來個水土不服之類什麽的,真真是不太好生存下來。很多時候這種理解也並非是什麽錯誤。現在的醫療條件就是那麽個回事,一些生活習慣上也談不上什麽注意衛生,心裏鬱鬱再上飲食上的一些不注意,一個人還真的很容易就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