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擴張的必要(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2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32

    本來就是啊!帝國現在幾個重要的產糧區都是國有狀態。實際上國家已經不依賴於民間個體戶的糧食產出,是依賴於各支屯田兵團。

    民間繳納的農業稅隻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三。這百分之三十三還是執政府那種未將農業稅和商業稅之外收益算進去的算法,要是將其它收入算進去,農業稅的占比還不知道要縮到什麽份上。

    呂哲的所謂時機不成熟比較複雜,國家不能沒有經過醞釀而就突然取消到什麽,那樣造成的結果就會是國家取消農業稅收,那包括牧畜產業和商業為什麽要收,怎麽解釋都解釋不清楚了嘛!

    另外,取消農業稅還有一個可能延伸出來的大麻煩,那就是一旦沒有了農業稅的存在,農民的心是被收買了,但國家的工業建設估計就要受挫,會有大量的工人重新跑回去刨土,那隊即將起步的工業化進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災難。

    還需要等等,一直等到社會的進程進入到某個階段,然後才能在合適的時間來進行某些事情。

    “帝國一直在變大,我們能夠利用的資源也一直在增加。”呂哲明明應該感到開心,可是看上卻是緊皺眉頭。他:“我們需要人口,平均的人口。”

    在公元前二零六年國家疆域麵積達到八百二十萬平方公裏,絕對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隨之而來的麻煩也將是巨大的。

    八百二十萬平方公裏的疆域中,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是在中原,再來是長江流域,人口最為稀釋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不用一一列舉。

    所謂的中原大概就是後世的山西、河北、山東和河南局部,這些地方的麵積大概是六十萬平方公裏左右,但就是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地盤上卻是生活著超過千萬的人口,可以想象該是“擠”到何等的份上。

    長江流域的範圍算起來就比較大了,這片區域的人口分布約有八百萬左右,但是僅僅南郡一地就集中了二百五十萬以上。

    到了公元前二零六年,未含三歲以下幼童,帝國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是擁有三千六百萬人口,其中十六歲以下有八百七十萬,十六歲到四十歲有二千零四十萬,四十歲以上有六百九十萬。

    會出現這樣的年齡層分布,特別是十六歲以下的人口擁有八百七十萬之多,純粹是因為呂哲搞出鼓勵生育,而這個數據一直都在增加之中;二千零四十萬的數據也有值得道的地方,那是十年的時間給予曾經的少年成長,也是戰亂之中年輕體壯的人生存能力較強;六百九十萬的四十歲以上數據,其實這部分人在十年之前也是處於壯年階段,隻是現在他們老了。

    在公元前二零六年四十歲是老人絕對不是在開玩笑,因為飲食和衛生條件的關係,當時的平均壽命隻有可憐的三十五歲左右,那是一個活到五六十歲就算是非常長壽的年代,以至於六十歲的老叟成了稀罕物,能夠在地方上擁有屬於老年人的“強悍特權”。

    執政府的相關部門做過期許的計算,未來十年帝國人口將會突破六千萬的大關……當然,其中十歲以下的人口也將會占到至少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

    “也許需要至少三十年的周期才能讓帝國的人口呈現健康式的循環。”蕭何這句話的時候是一種輕鬆的態度,他剛剛已經取得皇帝的支持,重新對每年財政投入進行規劃,接受了所謂赤字運營的模式。他:“如果將每年投入到相關保健上麵,或許不用三十年,隻要二十年帝國的人口就將超過七千萬,那個時候就不擔心一些地區地廣人稀了。”(未完待續。)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