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六十八章 軍隊和銀行(1/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7098更新時間:2020-05-31 01:02:11

    世人常的上`將、元帥這些都是軍種軍銜,比如陸軍上`將、陸軍元帥、海軍元帥等,然而趙東雲雖然是軍人,但是他是統管海陸兩軍的國家統帥,自然不能用區區軍種軍銜就打發了。

    後來銓敘處那邊提出過給趙東雲專門弄一個‘國家元帥’或者‘海陸元帥’的軍銜,但是和奉軍現行體製不合也和西方國家的軍製有所不同也就放棄了,但是趙東雲沒有軍銜也不行啊,不然連肩章都不好弄,所以銓敘處幹脆把‘中華共和國海陸大元帥’這個職位當成了軍銜,使得這個稱號具有了職務和軍銜的雙重特性,並專門製定了牡丹金星作為這一專屬趙東雲的微章。

    趙東雲如今的穿著除了肩膀上那顆有些顯眼的牡丹金星外,其他穿著都比較隨意,咋一看還以為是一個尋常的奉軍軍官呢。

    如此的他和身後那些身穿高級將官大禮服的高級將官們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在眾人圍繞之下,幾乎可以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看似尋常的人才是眾人今日之行的核心。

    旁邊的楊德明教育部揚善德緊跟著趙東雲,在趙東雲身邊的他還故意略微彎下了腰,低下了頭給趙東雲解著:“第十四師的兵員征召地是永平、承德兩府,唐山地區算得上是我們的老地區,該地對我們還是比較擁護的,征召的新兵都是知根知底的良家子!”

    當代奉軍用的分區征召模式,也就是每一支部隊都擁有固定的兵員征召以及補充地,比如去年新編的第十一師,其士兵的來源就是奉之錦州府、新民府;第十二師的新兵則是來源於圖昌府、海龍府。

    這麽做主要是為了解決士兵方言不同,中國地方那麽大,地方方言,別不同省份,就連同一個省往往也存在多種方言的,再加上這年頭雖然有著所謂的官話,但是那些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村子,沒有上過學的農村子弟自然是不曉得官話為何物的,外出當兵了也隻能一口的地方方言。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士兵話語不同的問題,往往會把同一個府縣的士兵們編在同一支部隊。實際上袁世凱時代的北洋軍就已經事實上這麽做了,基本上每個鎮的士兵來源地都是不同,比如當初趙東雲的第三鎮主要是從直隸南部、山東征召,而段祺瑞的第四師主要從河南征兆。

    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士兵之間的凝聚力,士兵之間相當多都是同鎮甚至同村一起玩到大的朋友,這對於士兵之間的凝聚力增強有著一定的幫助。不過此舉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方麵是容易形成地方分化,另外部隊的戰鬥力和裝備有關外,也和征召地的民風有著極大關係,民風溫順,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征召而來的士兵往往戰鬥力都很一般,不過這個問題暫時來還不算大。

    因為奉軍征兵雖然有時候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會降低一些,但是有一條是限製死了的,那就是隻收知根知底,有村長或莊長等擔保的農村良家子!

    基本上不收城市裏的那些市民子弟,絕對不收流民、流兵!

    而這個時代中國農村地區,不管是奉農村還是唐山農村又或者是江蘇農村,都是一樣的窮,從農村地區選用的士兵不會存在和城市地區士兵的諸多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