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神器(3/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486更新時間:2020-12-05 22:18:43

    ~~

    在趙昊的強烈要求下,馬一龍一臉肉疼的同意,挖幾株土豆中午嚐個鮮。

    他算來算去,隻準挖四棵,剩下的土豆他準備一半做種薯,一半留種子……因為趙昊告訴他,土豆主要靠塊莖無性繁殖取得,但這樣病毒會一直傳遞下去,在若幹代後出現退化病變,導致減產甚至絕產。

    雖然可以用硫酸銅和石灰水配置波爾多液,為芽塊減毒,大大減緩退化的速度。但還是必須要為土豆留種,靠有性繁殖培育良種,不斷為芽塊更新換代,這樣才是長久之計。

    趙昊讓兩個弟子動手挖了四株土豆出來,收獲卻讓他有些失望。衝掉泥巴之後,隻見每一株根上的土豆,非但數量少,而且大都隻有鵪鶉蛋大小,最大的也就雞蛋那麽大。

    “一是離著收獲還有十來天,到時候能都長到雞蛋這麽大。”馬一龍卻理所當然道:“二來,還是水土不服的老問題,將北方的小麥移植到江南,都需要好多年才能正常收獲,別說這種漂洋過海來的東西了。”

    “也是。”趙昊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他想起另一個時空中,萬曆廿二年,金學曾就在福建推廣種植番薯,到天啟年間,迫於小冰河的壓力,全國開始大範圍種植,但效果很差,產量奇低。後來洪承疇在陝西強製推廣,甚至引起了民變。

    結果穿越神器地瓜也沒救了大明,崇禎還是吊死在老歪脖子樹上。直到康熙年間,紅薯適應了大明的水土,產量才漸漸提了上來,終於造就了赫赫有名得地瓜盛世。

    這也是為什麽南美高產三兄弟傳入歐洲幾十年,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沒當回事兒的原因。不是他們不吃——就算貴族老爺不屑吃,還可以拿去養活那些低賤的農夫嘛。

    為什麽幾十上百年後就紛紛真香了?原因無它,三兄弟適應了,產量恢複正常了……

    ~~

    那馬一龍為何有信心,十來年就能讓土豆適應呢?

    因為他要讓土豆從一粒種子開始適應環境,然後挑選最精壯的植株繼續培育,當然可以大大縮短適應年限了。

    所以說不留種不行啊,兄弟們。有這不良習慣的,要積極改正啊!

    暖房中除了土豆之外,還種著趙昊從日本的傳教士手中得到的番茄、辣椒和向日葵。這些已經在日本種了不少年了,大體適應東亞的氣候,長勢反倒還不錯。

    不過重要性無法與土豆相比罷了……

    www.biqiuge8./book/61487/624117053.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