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章 三教出海(2/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574更新時間:2021-01-13 03:57:16

    “什麽?”雪浪驚訝道:“趙施主你這是要養蠱嗎?怎麽還三家都去啊?”

    “兄弟鬩於牆,而外禦欺辱嘛。”趙公子笑笑,半真半假道:“要是三英戰呂布,還是打不過,那你們就別回來了,集體謝罪吧。”

    讓儒道釋三家一起去海外傳教,抵禦一神教對大明天下的侵蝕,是趙公子與徐渭等人反複討論後的結果。

    三教各有長短,互相補充,構築成中華文明的宗教體係。佛教適合在下層病毒式傳播,對上層的吸引力不如道教。道教宣揚的長生不老、性命雙修,對統治階級尤其是皇室有致命的吸引力,但對下層傳教上完全不夠看。

    至於儒教,尤其是程朱理學,在整個中華文明圈中已經居於正統地位,對維係大明天下的統治秩序至關重要。

    但‘子不語怪力亂神’,它是一門現世的學說,隻對真實的世界做出規範,而不闡述來世和超自然的世界。所以與其說它是一門宗教,還不如說說它是中華文明圈的普世價值。指導著大明天下的子民們的一言一行。

    為什麽中國人的喪禮上,和尚道士可以一起參加?就是因為規範社會行為的儒家,對宗教采取的是開放的態度。也正是這種信仰的包容性,導致了中華文明對神仙的包容,是儒釋道三教並立的基礎。

    所以儒教或者儒家,與包括一神教在內的所有宗教都不衝突,這一點十分牛逼。所以趙公子更願意將其作為一種價值觀來推廣。

    這世上沒有比趙公子更懂‘普世價值’的威力和重要性了。不管花多大的本錢,下多大的力氣,他都要讓中華文明圈內的人們都說中國話,尊奉儒家。這會大大的減輕宗教的毒性,降低維係中華文明圈的難度,提高大明天下的凝聚力,抵禦域外文明與宗教的強力侵蝕……

    是以三教合作才能無懈可擊,道教負責勾搭上層,佛教負責傳銷下層,儒教則負責教育中間層,強化官方意識形態。三足鼎立達到趙公子抵禦一神教,強大中華文明圈的總目標。

    ~~

    但‘三教出海’到底是他一廂情願的空想,還是真能與一神教一戰?科學的趙公子當然不能武斷的下結論。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試驗,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方法,才能讓已經變成溫室花朵的三教,重新煥發出野性來。

    耽羅島就是最好的試驗場。在那裏,有明國人、有李朝人、有日本人、有琉球人,甚至還有歐洲人,南亞土人,可以觀測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三教的接受程度;對切支丹教的接受程度;當三教與切支丹教並存時,人們的傾向性;三教和切支丹教之間的排斥程度等等……

    而且耽羅島孤懸海外,不管結果如何,都對大明本土沒有什麽影響。發生任何不良的後果,也都在趙昊的掌握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