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78節-艱難的宴席(3/3)

作者:華表字數:7458更新時間:2020-07-19 18:40:56

    七水坳村烹煮野豬肉的秘訣是先用涼水淖肉塊,撇去血水後,再用油爆,然後丟進高壓鍋裏,放入蔥段,生薑殺腥,以生老抽混合加豆豉和蠔油入味,不放鹽,再倒上兩瓶啤酒、一瓶黃酒和水,直接加蓋大火,等冒氣後全程文火維持住壓力和溫度,足足三個小時,肉質這才軟爛。

    想要口感更好一些,得五個小時,中間還得加水,加啤酒,從早煮到晚,才是王道(野豬後腿肉的肉質纖維又粗又硬,高壓鍋少於三個小時都沒法兒吃)。

    崔村長帶著醫療隊的人從祠堂回來的時候,高壓鍋裏的野豬肉才剛剛過三個小時。

    擺上桌的硬菜,基本上是醫療隊帶來的野豬,山裏人手巧,從野豬身上弄下了幾樣美味。

    野豬皮炒大蔥,用做回鍋肉的法子,將野豬皮代替五花肉,口感異常Q彈,咬上一下,十分彈牙。

    南乳大腸,剪開的野豬大腸用地瓜粉搓過,清掉淋巴和肥油,下料酒和薑塊煮半小時,切段與蒜瓣起油鍋爆炒,再和調好的紅曲腐**入味,最後以芡粉收汁,不像高壓鍋煮肉那麽費功夫,出鍋後香味兒和口感並不比家豬大腸遜色,甚至更筋更脆。

    七水坳村自備的菜肴有炸溪魚,拍黃瓜,拌野菜,炒豆角和一大盆紅燒鯰魚等,七八個不鏽鋼菜盆,一起拱衛著中央那大盆熱氣騰騰的野豬肉,主食不是米飯,是籮筐裝的蒸洋竽(土豆),就像西洋人的餐包一樣,可以自行取用。

    作為貧困縣中的貧困村,日常吃飽已經是不易,實在是沒有多少好東西拿的出手。

    為了整治那些野豬肉,幾乎掏空了大半個村子的調味品。

    在平時,一日三餐最多是一些現摘的蔬菜,連油都舍不得多放,想要吃肉隻能等逢年過節的時候,家裏養的雞鴨鵝等家禽家畜,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

    因為不允許對山林的過度開發,能夠種植的莊稼隻有洋竽這一種作物,像水稻和玉米等作物,根本沒錢購買足夠的農藥和化肥。

    沒有肥料,麵積有限的梯田沒幾年就會被種廢了,而種植洋竽則對肥力要求更小一些,可以使用糞肥和富含鉀的草木灰補充,再撒一些化肥追肥,就能保證一年的收成。

    看著桌上的主菜都是醫療隊帶來的,崔村長不禁有些尷尬。

    他原本還想再殺一隻雞,可是家裏的娃子還指望著能夠多下幾個蛋,好換錢買一套喜歡已久的課外書,最終還是舍不得,自己去溪邊摸了二十幾條小魚,又讓去接應醫療隊的村民到水塘裏看看能不能逮幾條大魚上來,給客人們加餐。

    幸虧那幾隻野豬,可算是替崔村長解了大圍,讓今天晚上的席麵不至於看不過去。

    “都坐,都坐,家裏條件簡陋,大家請將就一下。”

    崔村長熱情招呼著,一張超大的圓桌麵壓在八仙桌上,剛好可以坐下十來個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與正氣敞亮的祠堂相比,村長家裏就顯得格外寒酸,與貧民窟沒什麽區別。

    -

    33382/49277910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