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章 鍋從常委會上來(1/3)

作者:倔強的火燒字數:8388更新時間:2024-05-25 19:11:36

    安源縣政府大樓,小會議室。

    雖然紀委書記和副縣長兼公安局長兩位不能參加,但根據規定,隻要超過總人數的半數常委會就可召開。

    而且這個常委會也必須要開。

    在目前扶貧工作是主要政治任務的大背景下,方誌偉和李春峰在臨清鎮挪用扶貧款的事情已驚動市裏,算是揭開了臨清鎮扶貧工作不到位的遮羞布,這已是政治事故,是安源縣不得不解決的頭等大事。

    真要追究,安源縣領導班子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法不責眾,即使市裏怪罪,也不可能將整個安源縣領導層全換了。

    而這也是鄒書林急著開這個常委會的原因之一,他是縣委書記,安源縣這個領導班子的班長,現在出了這樣的事,他是第一責任人。

    另外,方誌偉是他的舊部,也是他一手提拔安排任命到臨清鎮的,這個責任他推不掉。

    可縣長鄭義山就不一樣了,雖然在這事上也有領導不力的責任,但完全可以拿之前任命方誌偉時,他有另外的人選,是鄒書林力挺方誌偉說事。

    所以,這個常委會除了要研究如何應對處理目前的局麵,同時也要想辦法將鄭義山徹底拉下水。

    隻要能拉鄭義山下水,他倆都是省管幹部,即使是市裏也不敢輕易向省裏申請,一下將他倆全都動了,可以說,現在拉鄭義山下水,一起承擔這個責任,就是一道護身符。

    不然若市裏的板子全打在他一個人身上,等待他的將是嚴肅問責,輕者直接調離,重者可就是降職,徹底離開政治舞台中心,下放閑職等待退休了。

    而拖鄭義山下水的最好辦法,就是趙玉剛的匯報不及時。

    說起來,趙玉剛沒有及時匯報到鄒書林這裏,也是鄭義山有意為之,為的就是讓此事鬧大,讓鄒書林沒法收場,從而爭奪其在安源縣的主導權。

    隻不過此時卻也成了鄒書林可以借題發揮的突破口。

    會議剛一開始,鄒書林就矛頭直指趙玉剛,冷聲質問道,

    “趙玉剛!你還等什麽呢?你上午就得知省日報社的記者會來采訪,卻不匯報,現在臨清鎮的事情已驚動了市裏,還不主動說明情況,難道非要等著我們整個縣委都被你連累,被市裏問責呢嗎?還是覺得我們必須都要像謝曉江和許益春那樣,因為你的過錯,給你擦屁股,忙的連常委會都不能參加?”

    在場的這些常委,都是老官場,即使不用趙玉剛說,以他們的手段,也都早就了解清楚了臨清鎮發生的事情。

    同時也都看得明白,鄒書林這是避重就輕,不談根源問題是出在了方誌偉和李春峰挪用扶貧款上,反而矛頭直指趙玉剛,這是故意轉移問題的責任,想要弱化其是方誌偉的老領導,是其將方誌偉安排在臨清鎮的牽連。

    也確實,若不是趙玉剛的錯誤估計,匯報不及時,確實可以提前應對,避免局麵變得這樣被動。

    與此同時,作為鄒書林的鐵杆,常務副縣長王衛平,何文超等人也立刻站出來附和,紛紛對趙玉剛討伐質問。

    少數中間派,則識趣的都保持著沉默。

    趙玉剛是鄭義山力保提到宣傳部長的,已經明牌是他的人,指責趙玉剛,就是對鄭義山開炮。

    其實這事兒鬧大鬧小,有一二把手扛著,即使集體擔責對他們來說影響也並不大,沒必要為這事兒公開得罪鄭義山,得不償失。

    一時間,整個縣委班子的派係站隊,清晰顯現。

    鄒書林這邊的本地派,人多勢眾,占盡優勢。

    至於鄭義山這個空降派,有且隻有趙玉剛這樣一個鐵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