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9章新任市長(2/3)

作者:淩霜傲雪字數:8478更新時間:2020-09-01 23:25:39

    實際上,祁一征是一個知道分寸、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和定位的人。在他的人生經曆中,擔任領導多年,無論是在哪裏工作,也無論是做正職還是任副職,都能夠很好地與班子成員和其他同誌相處。他深知領導班子的團結大到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小到對於個人的進步都十分重要。到寧秀任職,祁一征也秉持著他一貫的思想和作風,希望能夠和胥忖朱很好地配合,很好地和其他同誌共事,為寧秀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對於祁一征的到來,呂筱仁剛開始時和胥忖朱的感受相類似,在內心裏有一種強烈的抵觸感,認為祁一征的到來徹底阻斷了他上升的台階,如果祁一征不來,自己借助副省長葛洪濤的力量,完全有可能上到市長這個位置上去。按說呂筱仁在官場多年,知道黨的用人政策,作為本地幹部,要想在本地提拔擔任書記、市長、組織部長、紀委書記等職務已經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呂筱仁在心裏卻總在把自己比作胥忖朱之前的市長闕如,認為闕如能夠在本地當市長,自認為自己各方麵都比闕如強,就更可以在寧秀當市長。呂筱仁沒有想過,闕如能夠在寧秀本地任市長,是因為葛洪濤是省委組織部下來的,因為葛洪濤對寧秀的情況不熟,聽說自己要到寧秀任職後,就向省委組織部領導提出,希望市長人選在寧秀本地產生,一方麵,是為了體現自己到寧秀後用的是寧秀本地的幹部,從而贏得寧秀當地幹部群眾對他的盡快認同。另一方麵,如果有一個熟悉寧秀本地情況的人和自己一起工作,有利於他結合寧秀的實際開展工作。由於當時中央對於本地幹部的任職規定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在市州及以上層麵,還沒有明確的見諸於文件的任職回避規定,再加上葛洪濤本人的特殊性,才有了闕如的任職。闕如的任職,可以說這是特例中的特例。但呂筱仁卻沒有很好地認真去想這一問題,隻是想著提拔,想著升官,想著在寧秀主政,總是一廂情願地想著闕如能當,自己也就能當,好象他是一個什麽了不起或者是有多麽強大背景的人物似的。

    因此,在祈一征剛到寧秀任職時,呂筱仁在內心裏也同樣對祁一征懷著一種極度的不滿,這種不滿心理除了祁一征剛到寧秀時,他想著把祁一征拉到自己一邊以對抗胥忖朱的那段時間外,以後就幾乎延續到了祈一征在寧秀工作的整個階段,乃至於祈一征離開寧秀後,呂筱仁都還覺得對祈一征恨恨不已,裹挾著胥忖朱對祈一征展開了一係列沒有對手的報複。當然這些是後話,以後筆者會慢慢地寫到。

    呂筱仁比胥忖朱好一點的,就是多少比胥忖朱多一點智商。當他認識到現實已經無法改變的時候,很快就調整自己的思想角度,從有利於自己的方麵去認識和思考問題。在對祈一征的情況了解得更多一些後,呂筱仁在內心產生了一種既喜又憂的矛盾心理,喜的是祈一征是在市政府擔任市長,祁一征到來後,隻要自己能夠想辦法控製住他,說不定可以增加自己與胥忖朱爭鬥抗衡的力量。呂筱仁分析,畢竟自己是市政府的常務副市長,也算是老寧秀人,對寧秀各方麵的情況都比較了解,祈一征到寧秀後要開展工作,必定會倚重自己,這樣如果能夠和祈一征聯手,肯定就可以更好地抗衡胥忖朱。憂的是祈一征各方麵都比胥忖朱強得多,自己也遠遠比不上,如果祈一征不能站在自己這一麵,自己一個人要去抗衡胥忖朱和祁一征這兩個主要領導,特別是要想抗衡祈一征,呂筱仁就感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了,盡管他覺得有葛洪濤這個後台在後麵給自己支撐著,但畢竟自己底氣不足,抗衡的力量也就自然非常有限。思前想後,呂筱仁首先還是選擇與祈一征合作的態度。呂筱仁想,祈一征畢竟剛到寧秀,與自己還沒有什麽矛盾,隻要自己主動向祈一征示好,相信祈一征也不會把自己推到對立麵。呂筱仁在官場多年,知道在現行的體製下,黨政兩個一把手之間基本上都是有矛盾的。而黨政一把手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體製的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哪個個人素質高低的問題,是黨委與政府兩個班子之間的矛盾。呂筱仁認為,自己與祁一征在同一個班子裏,同樣是在官場多年的祁一征自然應該知道這種體製上的矛盾。他要與胥忖朱抗衡,肯定會依靠以自己為首的這個班子的力量,而自己作為政府班子中的第二把手,盡管與一把手之間也會產生矛盾,但官場中的人都知道,當矛盾來自外部的時候,會大家矛頭一致對外,正如蔣介石在麵對日本入侵時所秉持的“攘外必先安內”的理念一樣,肯定會首先把內部的力量團結起來,以形成對外的一致力量。因此,呂筱仁自認為祁一征的到來,使自己在與胥忖朱的對抗中,又多了一份力量。在祁一征到寧秀之前他雖然已經把胥忖朱與易晚葶鬼混的光碟拿給了胥忖朱,但並沒有再去探詢過胥忖朱對自己的態度。呂筱仁想到祁一征的到來,可能給自己增加一份輕易就製住胥忖朱的力量,如此一來,就沒有必要去把胥忖朱往死對頭的方向送。呂筱仁知道,如果把對方樹成了死對頭,對方也可能同樣會把自己樹為死對頭,這樣一來,可能就是徹底的兩敗俱傷。呂筱仁知道胥忖朱能夠當市委書記,完全是現任省上的書記自己親點的結果,即使自己把手中的證據遞交給省委或省紀委,要查處胥忖朱,必須要省上的書記點頭,如果胥忖朱有那麽嚴重的問題,自己卻親自點名任用,豈不是自己把話柄遞給了別人嗎?省上的書記滿心想的是自己如何能夠再上一個台階,如果查處了胥忖朱,豈不是自己給自己往臉上抹黑嗎?麵對中央,自己該如何交待。省上的書記也知道,自己要再上一個台階,並非沒有障礙,相反,還有不少人在盯著自己。省上的書記是從首都來的,知道高層的一些溝溝坎坎。呂筱仁雖然不知道這些,但他知道省的上書記到本省任職的時間並不久,短時間內可能還不會離開。有了這些顧慮後,對於胥忖朱,呂筱仁也就不敢來不來就把胥忖朱往死裏推,並且呂筱仁也知道自己並不幹淨,經不起相關部門查究。如果自己動不動就把胥忖朱往死裏推,對方反擊一下,直接給省上的書記說自己有問題,省上不分三七二十一就把自己“規”起來,說不定自己也就先胥忖朱而完蛋。呂筱仁知道如果被紀委“雙規”後的那種滋味,他自問自己是承受不住紀委的那種辦案手段的。因此,呂筱仁還是希望以相對平和特別是對自己更穩妥的手段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