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香江(2/3)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5444更新時間:2021-03-28 19:03:29

    每年3至4月間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界每年一度的盛事。

    影視業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高峰期港產片年產達三百部電影,超越當時的電影產量曾經全球第一的印度。

    可惜1990年代中後期,因為各種原因,特別是盜版的橫行,導致香港電影沒落了。

    現在還是1977年,香港還在進行第二次經濟轉型,正在由工業型城市向金融、服務型城市轉換。

    現在的香港還不是未來那個國際型的大都市,世界第三金融中心。

    在目前香港主要是香港島和九龍還比較繁華,在新界還不行,和農村差不多,香港的很多工廠目前都在新界。

    不過很快,香港的製造業就會沒落,英國政府真夠黑的,為了打擊製造在80年代,直接規定工業用地每平米要8萬港幣。

    這種價格,製造業怎麽可能發展。可以說,當英國佬的政策出來的時候,香港的製造業是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不能發展工業隻能發展服務行業了。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麵高速發展,成為亞洲的金融之都。

    雷衛東家的劇院在香港島皇後大道上,地勢非常好。

    劇院是1957年建成,到現在有20年了。從外麵看劇院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的建築風格,還是紅磚結構。當然以雷衛東的眼光來看,風格有些老舊了。

    內部設備因為在74年進行了一次翻新,可以說內部裝修很豪華。

    由於放映機、音響、桌椅等設備才換了兩三年,放電影的時候無論是放映效果還是聲音都比附近的老劇院高了一個檔次。

    所以盡管票價比周圍小劇院高了1元錢,但還是人頭湧動,劇院雖然有900多個座位,但上座率都在70%以上。

    而一些好電影,如許笑星鬼馬喜劇風格的電影上映,那是一票難求,場場爆滿。

    劇院雖然很大,但周圍還有很多空地,還有一個室外停車場,可以看出當時雷衛東爺爺買的地塊很大,估計當時爺爺手裏錢不多,不然這裏完全可以建棟大樓,弄個多功能廳,一邊放電影,一邊出租門麵什麽的,比單純劇院賺錢多了。

    因為是上午,劇院還沒開門,人不是很多,在劇院裏,雷衛東邊走邊看,心裏估計這個劇院能值多少錢。

    上輩子雷衛東雖然吃喝不愁,但也隻是一個普通人。每天都要為柴米油鹽努力賺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