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四章、英資(1/3)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5492更新時間:2021-03-28 19:05:06

    這些英國人控製的公司,在英國本土那邊實際上就是要實力沒有實力,要能力沒有能力,要關係也沒有太好關係的那種,雖然英資頂尖的那一撥,在全世界都能吃得開,但是絕大多數中下層的英資公司,實際上能力很有限,就是和港資相比都差很遠。

    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在香港獲得豐厚的回報,實際上就和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八旗子弟一樣,有人養著。

    不要以為英國佬就像他們在世界上宣傳的那樣,一直都是紳士,並且認為這個世界上最為紳士的人永遠是英格蘭人。

    實際上,在英國人準備把自己打扮成紳士之前,他們剛剛放下帶血的刺刀,如果英國人都是紳士的話也就不會有二次鴉.片戰爭了,也就不會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了。

    那可是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修了150年,前後經曆康熙、雍正、乾隆三任皇帝才修建完成,是中國最寶貴的園林建築,裏麵的珍寶隨便拿出一樣都夠普通人吃一輩子。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因為其帳目都一並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

    我們隻能從一些資料裏看到一些眉目,據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鍾表即達441件,劫後幸存的隻有一件大鍾。

    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隻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

    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麵八方湧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

    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藍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鍾。

    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裏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裏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等珠寶;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

    有一處廂房裏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

    一個英**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裏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

    一個法**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

    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