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九章、霍大亨(2/2)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4786更新時間:2021-03-28 19:05:09

    而且隻要能打通這個關係,那邊基本上可以一條龍服務,就連材料都可以直接從那邊弄過來,更便宜。

    要知道香港這個地方可是沒有什麽資源的,不說鋼材水泥,就是建築必用的沙子都沒有,需要從大陸進口。

    是的這不是開玩笑,建築用沙子必須從大陸進口。可能有人會問香港在海邊,那海灘的沙子那麽多為什麽不能用。

    問這個問題都是對沙子不了解的,建築用的沙子必須用河沙,海裏的沙子雖然潔淨,但鹽分高,對工程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shenzhen成立特區之初,因當時條件限製,加上對海沙的不理解,像一些等老住宅區建設時用了海沙。現在走進這些老住宅區,隨處可以發現海沙帶來的危害:建築鋼筋被腐蝕、牆麵滴水裂縫等。

    如果雷衛東建設這些大樓用海沙的話可能隻要十幾年就必須把建築推到重建了。

    不過提起河沙就必須提到一個人,他就是香港有名的紅色資本家霍大亨了,和那些在後來因為香港回歸而不得不和大陸合作的商人不同,霍大亨在五十年代就和大陸打交道了,而且擁有內地河沙獨家經營權,可以說在香港90%的沙子都要從霍大亨那裏拿貨。

    所以香港凡是涉及建築領域的富商都要給他麵子,在地產行業霍大亨可是老大。

    而他更發明了讓後世老百姓記憶猶新的房產銷售政策,這就是後來香港盛行的“炒樓花”,在大陸也被稱為期房交易,在這一點上老百姓怎麽罵霍大亨都不為過。

    霍大亨把這種銷售政策叫做“房地產業的工業化”。

    這一創舉使霍大亨的房地產生意頓時大大興隆起來,一舉打破了香港房地產生意的最高紀錄。

    當別的建築商看到霍大亨辦法好,也學著實行這個辦法時,霍大亨已經賺到了巨大的財富。

    因為霍大亨的成功,人們不得不承認他創造性的經營方,。在六十年代就讓他當上了香港房地產建築商會會長,會內有會員300名,擁有香港70%的建築生意。所以有人把霍大亨稱為香港的“土地爺”!

    不過因為因為霍大亨和內地關係默契,據說霍大亨當年抗美援朝時,偷運了不少物資給內地,結果就導致了英美政府的不滿。

    所以在六十年代霍大亨受到了英資和港英政府的打擊。

    比如在著名的星光行事件中,美國駐香港代表宣布,任何商業大廈的租戶,都不允許購進美國貨。而港英政府更利用權力給霍大亨手裏的地產項目斷水、斷電,著意“封殺”霍大亨的發展空間。

    對於英美政府的緊逼,住1967年之後的霍大亨,不得以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以退為攻,步步為營,並逐漸淡出香港的地產市場。甚至退出了一些碼頭建設的項目。

    在香港回歸以後,熟悉當時情況的人都說:如果不是港英打壓,僅僅海軍船塢、星光行、貨櫃碼頭,三大項目,霍大亨就是今天香港當之無愧的“地王”、“碼頭大王”、“香港首富”。

    如果您覺得《重活之娛樂香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113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