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章、好萊塢大導演上(1/2)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5232更新時間:2021-03-28 19:05:33

    話說兩頭,就在雷衛東因為收獲上官小寶、上官小威兩員大將而高興的時候,絲毫不知道有個美國大導演正在準備道香港來找他,他就是未來好萊塢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在一架美國飛往香港的客機上,斯皮爾伯格腦海裏閃過各種信息,雖然沒有見到過雷衛東,不過從雷衛東的劇本裏就可以看出雷衛東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而且再出發之前,斯皮爾伯格更利用自己的人脈了解到了雷衛東的很多信息,知道雷衛東雖然年齡很小,但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物,更重要的事這個人還是一個億萬富豪,不缺錢,能否能從雷衛東手裏拿到劇本斯皮爾伯格也沒有把握。

    不過抱著一絲希望,斯皮爾伯格還坐著飛機前往香港。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提起好萊塢大導演,有幾個人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這裏麵就有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兩人,他們都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四個導演之一。

    在美國,好萊塢電影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也經曆了一係列的打擊和挑戰。

    首先,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根據反托拉斯法對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了裁決,判定大公司壟斷為非法,要求製片公司放棄發行和經營電影院的業務。

    這切斷了大公司的主要財源,迫使公司大幅度減少影片生產並進行裁員,從而使米高梅帝國的瓦解,使得美國獨立電影公司和製片人開始在好萊塢興起。

    要知道在美國,整個電影市場流程中最關鍵的環節是製片和放映。

    至於發行環節,因為反托拉斯法讓米高梅帝國的瓦解,使得好萊塢大公司沒法直接控製電影院,開始實行的是“院線製”。

    “院線製”使得院線的老板既可以是是中間發行商又是放映商,可以直接從發行代理商甚至片商或那裏拿到片子,並根據影片的重要性馬上安排放映,影片中間發行環節被最大程度地精簡。

    不像以前發行影片必須要被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剝去一大筆發行費。

    當然因為八大電影公司實力強,簽訂合約或間接控股的院線多,如果你想影片取得更好的票房最好還得和好萊塢八大公司合作。

    雖然這樣做會被八大電影公司扒層皮。但是要知道同樣的影片,同樣的檔期二十世紀福克斯發行可能是五千萬票房,而小的發行公司或者院線自己發行可能隻有三千萬票房。

    畢竟在美國是資本主義,是一個資本為王的社會。

    當然在七十年代好萊塢電影的興起還是靠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等一大批商業導演的崛起。

    在平行時空,1977年,喬治.盧卡斯拍攝了《星球大戰》,開始了星戰係列,甚至形成了美國獨特的星戰文化。

    而1975年,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了《大白鯊》,在加上以後的《奪寶奇兵》、《ET外星人》使得其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大導演。

    以他們兩人為核心的商業大導演,很快將技術主義電影發展為一種主流商業電影。

    在1980年,馬丁.斯科塞拍攝了《憤怒的公牛》,影片在藝術與大眾找到了合適的立足點,對好萊塢主流電影進行了現代化的推進。

    而隨著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科波拉、伍迪艾倫、卡梅隆等人一大批優秀商業導演的出現,經過七十年代電影低潮的好萊塢電影開始崛起。

    靠著美國大財團雄厚的資本實力,使好萊塢的商業電影不斷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攻陷了一個又一個票房重地,接連打垮了歐洲電影和香港電影。

    到九十年代末好萊塢電影可以說是一統世界電影市場。

    不過這都是後話,現在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還不是後來的好萊塢四大王牌導演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