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二章、香港電影的興衰二(2/3)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6032更新時間:2021-03-28 19:05:49

    史詩片,本質上也是一種幻想片題材,但是高成本的製作費用,不可預測的市場風險,使得史詩片很快就走不下去了。

    好萊塢進入了歌舞片的時代,因為大投資的大片衰落,愛情片、喜劇片、歌舞片、西部片、黑幫片、恐怖片、災難片紛紛出籠,探索革新類型片模式。

    音樂之聲、畢業生、教父,驅魔人,是這個時代的四大經典作品。在這些新商業片類型中,歌舞片獲得了相對更大的成功,11年的票房冠軍有4年被歌舞片奪得。

    其中巨著《音樂之聲》就影響深遠。

    在歌舞片過後道具科幻片開始興起。通過逼真製作的道具,引人入勝的科幻世界傳奇,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各以三部作品領銜票房冠軍榜,將電影帶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黃金時代。

    《星球大戰》和《外星人ET》是這個時代永恒的記憶。

    尤其是《星球大戰》,對美國電影史的意義是極為深遠的。

    第一部星球大戰的全球票房7.9億美元,比上一年的票房冠軍洛奇的2.2億美元,竟然達到了3.6倍。

    見錢眼開的美國電影人從此開始卯足了勁,大量製作科幻片,不把觀眾的錢袋子掏空決不罷休。偏偏觀眾就是喜好這一口,於是一直吃了六年,直到完全倒了胃口。

    那時候,天天在電影院都能看到外星人,就像我們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格格皇上等清宮劇以及後來的抗日劇一個狀況。

    當然傳統的道具技術,終究是有弱點的,當外星人玩不出新花樣,傳統的道具科幻片就開始衰落了。

    史詩片、歌舞片、科幻片,無非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實現與日常生活的隔離,創造一種與別不同的視覺享受。隨著傳統技術的疲乏,終於出現了一個短暫的藝術片小**。

    在1984-1994年,美國電影進入小成本電影的時代,動作片和藝術片獲得市場的歡迎。

    湯姆克魯斯和湯姆漢克斯、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成為超級巨星。

    《雨人》和《阿甘正傳》,是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回憶。

    這是美國電影史上,巨星輩出的年代,藝術經典的黃金十年,也是美國電影商業史上相對低迷的十年。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確實是美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上統治力相對弱勢的年代。

    曆年的電影票房冠軍,全球票房收入大致徘徊在3-6億美元之間,低於前十年的星球大戰係列5-8億美元的記錄。

    當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相對下降,在東亞的土地上,香港電影卻開始了高歌猛進、活力迸發的青春期。

    但是1993年,《侏羅紀公園》誕生了,這又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作品。

    這是1990年代美國IT革命改造傳統產業的標誌性成果,其全球票房達到9.2億美元,遠遠超過前一年的票房冠軍,這個成績讓好萊塢的電影老板們徹底瘋狂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