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三章、香港電影的興衰三(2/2)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4646更新時間:2021-03-28 19:05:49

    而這樣大的投資如果收不回成本可是致命的,在大片時代,擁有巨大的本土市場,可以提供天價成本的大製作投入,可以通過高投入的數字技術和其他國家電影拉大視覺效果差距,這是美國電影能夠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權地位的重要原因。

    但是其對版權的保護更是好萊塢電影生存下去的法寶。

    很多人都看到好萊塢電影取得驚天的全球票房,創造出一個有一個票房記錄,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好萊塢一部電影僅僅靠票房就收回成本的可以說都很少,在大片時代幾乎說都沒有,除了那幾部驚天票房的電影。

    我們就拿《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來說事情吧,《泰坦尼克號》是詹姆斯.卡梅隆拍攝的一部神片,好萊塢電影的標誌,攻陷了一個又一個票房重地,在各個票房重地創超了一個又一個票房記錄。

    正是大船拉開了好萊塢電影統治世界的序幕。

    不過,《泰坦尼克號》賺了嗎?問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說傻,大船18億美金那麽高的票房,怎麽可能不賺錢,不賺錢的話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業公司還怎麽打官司分錢。

    不錯,大船是18億美金票房,其中美國票房六億美金,全球12億美金,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大船的製作成本有多少。

    詹姆斯.卡梅隆是個花錢大戶,為了拍大船花費了2.5億美金,拍攝時間五年,正是因為拍攝時間太長,資金太過龐大,20世紀福克斯公司最後拉派拉蒙影業公司一起分擔成本,然後兩家公司一起發力利用兩家公司的發行渠道在全球一起發行。

    2.5億美金隻是拍攝成本,發行費用、拷貝的成本、廣告的費用等等最少也要1.5億美金,不然那鋪天蓋地的廣告哪裏來的,要知道大船可是上映了好幾個月,這都需要花錢的,可以說大船總的成本最少是4億美金。

    當然有人說,就是4億美金,也收回成本了,那是因為你對票房認識不清楚,票房不等於利潤。

    在美國在九十年代以後,院線的分成已經固定就是50%,票房的百分之五十是要給院線方麵的,剩下的百分之五十的票房才開始算的。

    也就是說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業公司在北美的票房隻能拿3億美金,也幸虧兩大公司都有自己發行公司,不然還得被發行公司分去一半。

    這剩下的3億美金,不能全拿,因為還有稅收的,前世雷衛東看過很多描寫電影的,好像都忘了一點,就是在美國,票房收入要交稅的。

    在美國千萬不要小看稅收,在加州就是因為稅的原因,導致很多電影公司都跑去國外拍片,還不是因為那些地區的稅收低。

    對於美國的娛樂稅率是多少,雷衛東不太清楚,畢竟前世不在這一行,而且美國的情況就更不清楚了。

    不過聽很多人說,因為美國支持好萊塢電影,所以在美國電影的稅收比香港也低很多,姑且就按10%計算吧。

    那麽最後北美票房收入隻有2.7億美元了,可以說隻是北美票房,兩家公司連成本都沒有收回來。

    如果您覺得《重活之娛樂香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113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