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五章、差距(1/3)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6254更新時間:2021-03-28 19:08:34

    由於參賽奧斯卡影片的條件是必須要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至少公演一周,因此各大公司隻要是想衝擊奧斯卡的電影都將在此期間推出,使之成為強片壓陣的檔期。

    這其中有一點要說明,在北美一旦那個影片在一月份獲得奧斯卡的提名,馬上影片就會引起觀眾的主意,讓影片的票房大幅提高。

    保守估計大約提高1200萬——2000萬美元的票房,而演員一旦演員獲獎的話,以後的片酬也可增加幾百萬美元。

    這也是為什麽美國電影公司這麽熱衷奧斯卡和金球獎了。

    特別是那些文藝範的電影,僅僅靠電影院票房是絕對收不回成本的,必須靠錄像帶和電視轉播回本!

    而錄像帶和電視轉播憑什麽賣高價!

    這就需要廣泛的知名度!

    在好萊塢,奧斯卡的光環是最加名氣的!

    比如後世的有名的哈維?韋恩斯坦兄弟的米拉麥克斯影業,號稱奧斯卡專業戶!

    為了在奧斯卡上獲獎!

    每年哈維都會投拍或者從各地買下大量具有奧斯卡潛質的電影,並經過數輪篩選,選出幾個種子選手投入氣力做最後的衝刺。

    他的公關方式,除了寄送電影DVD給評委這種慣有手段之外,送禮物、電話轟炸、舉辦內部放映招待會等都曾是他爭取票數的絕佳手段。

    當然,也有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幕後操作。

    比如1998年的奧斯卡,麵對強大的對手《拯救大兵瑞恩》,哈維一方麵雇傭了專業“水軍”全城抹黑“瑞恩”;

    另一方麵,他讓《莎翁情史》的硬廣鋪天蓋地的同時,還邀請評委們參加一切免費的各色酒會,舉辦各種各樣明星出席的私人放映以及買斷多個娛樂媒體專欄密集報道自己的影片。

    最終,莎翁戰勝瑞恩,贏得最佳影片殊榮,也成就了“奧斯卡史上的最大冤案”,格溫妮斯·帕特洛也被成為奧斯卡最大的水後。

    為什麽哈維兄弟在奧斯卡公關上發動金元攻勢,為了奧斯卡不顧一切!就是因為因為哈維兄弟兩的公司必須靠著奧斯卡才能活下去。

    最好的例子就是米拉麥克斯發行的《怒海爭鋒》這部電影,影片的製作成本高達1億1000多萬美元,而在奧斯卡前的北美票房才6000萬美元。

    如果沒有奧斯卡的加持,這部影片一定會虧損,即使加上電視轉播和錄像帶租賃都不可能!

    但是一旦在奧斯卡上獲勝,靠著影片海外票房以及再次上映以及大幅提高的電視轉播、錄像帶等方麵的收入。

    哈維?韋恩斯坦兄弟絕對活的有滋有潤的。

    至於得獎演員得到的好處就更大了!

    在奧斯卡,隻要你能拿到影帝影後絕對是接片接到手軟,賺錢賺到腳軟,當然也可能撲街撲到吐血!

    不過奧斯卡影帝影後最少火三年是不變的定律!

    這讓公司的負責人哈維·韋恩斯坦成為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贏得感謝比上帝還多的人。

    因為哈維·韋恩斯坦兄弟的公司在其從業的幾十年間,拿下了幾百項奧斯卡提名和幾十座小金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