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三六章 莊淵之道(1/3)

作者:沙漠字數:7992更新時間:2021-06-21 14:21:19

    夕春的災民返鄉事務,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從某種角度來說,司徒靜倒也不是一無是處,由他主持這些災後事務,倒也是處理的井井有條。

    許多的事務衙門,因為賀族官員的落馬,沒有了主腦,隻能按照朝廷頒下的旨意,由下級官員暫且頂上。

    這種舉措,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朝廷權力鬥爭的一種無奈方案,畢竟皇族和世家在宜春勢力重新劃分的問題上,暗流湧動,沒有真正達成互利原則之前,朝廷方麵是不可能輕易往這邊派遣官員的。

    內閣提出名單,皇帝不蓋玉璽,自然無法生效,而皇帝提出人選,內閣議定否決,那也是難以就任,所以這一場宜春東部地區勢力重新劃分的問題,燕京正在進行著一場角逐。

    朝廷下旨,令非賀氏家族的低級官員暫時頂替上去,這卻讓這幫子低級官吏感覺到機會的來臨,他們希望這一次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做出成績來,如果運氣好的話,指不定那“暫替”二字便會拿掉,雖然這種可能性不會太高,但是卻也不是沒有,所以這些暫替職務的地方官員們,頓時都打起精神來,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著工作的熱情,更有不少地方官員走到災民區,與災民們交談著,安慰著,做出了讓人感動的親民之舉。

    而這一幫官員,實幹能力也絕不會弱。

    畢竟當初占據各衙門老大位置的,都是賀族官員,而那幫官員平日裏在衙門屬於指揮角色,真正辦起事來的,正是這群底層官員,所以他們深知事務中的利弊,此刻各衙門事務由他們擔當起來拿主意,那自然知道如何做得更好。

    於是乎,朝廷的一個無可奈何的手段,卻讓宜春東部地區的災後工作異乎尋常的順利,各項工作井井有條,一批批災民在司徒靜為首的地方官員布置下,逐漸返鄉,而前線的抗洪工作,也趨於尾聲。

    那一次大處決之後,京官倒有一大半回了去,不過卻也留下了一部分人,繼續追查是否有漏網之魚。

    在這個問題上,司徒靜倒是表現的很為積極,畢竟這家夥也害怕賀族留下了禍患,到時候他這位賀族最大的叛徒,定然是成為賀族餘黨的誅殺對像。

    至於韓漠的禦林軍,已將兩處糧倉移交給城守軍,倉中的糧食已經是所剩無幾,而大部分禦林軍,則是調往了陰陽穀那邊駐紮。

    兵部已是發下了命令,除韓漠的禦林軍外,諸葛民抽調出兩千城守軍,合兵一處,由韓漠為主將,監察使淩太監為副將,從宜春郡征集車輛雇傭民夫,自陰陽穀中將甲胄兵器等裝備拿出來,裝車押運回燕京,交納戶部差點,納入國庫。

    上萬件甲胄,更有數萬件各類兵器,要想盡數從八卦困中拿出來,卻也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

    需要征用的車輛,那自不是少數,雇傭的民夫,更不是少數。

    好在這道命令是兵部發出,兵部尚書範雲傲已是往宜春西部地區發出了命令,自那邊征集車輛,那是範雲傲的老家,命令一下,範氏家族便行動起來,大肆征調車輛,更是雇傭大批民夫,自西部四縣往夕春這邊匯集過來。

    範家在這一次災情中,雖然派出了不少人前往前線主動幫助工部的人抗洪,但是功勞總是不明顯,最大的功勞,那還是被蕭家所占去。

    作為一個迫切想提升自家實力的家族,要想在朝堂上爭取到利益,自然是需要拿出籌碼來,而籌碼,自然就是功勞。

    這一次事件中,韓家和蕭家無疑是得到了籌碼,即使是蘇家,因為蘇克庸的被害,也有了一定的籌碼,範家自然是不甘落後,無論如何,也要爭取一些籌碼在手中。

    不可否認,這一次運送武器裝備回京,也算是一次很重大的事件,需知這批物資是賀家儲存了很多年才積攢起來,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它的價值,不言而喻。

    這樣一批物資充進戶部倉庫,對於燕國來說,在軍事後勤上是極大的補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