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七九章 發難(1/3)

作者:沙漠字數:7760更新時間:2021-06-21 14:23:02

    自南北朝時期的西魏宇文泰始,開始施行府兵製,全國設有負責選拔訓練府兵的折衝府,兵農合一,平時府兵是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參戰所需兵器與馬匹都是自備,而兵戶則可以免除賦稅。

    這一類府兵,並無軍餉,有的花銷甚至自己掏錢,除非立下功勞,才有可能得到賞賜。

    此種兵製,一直延續到統一南北朝的大齊國時期。

    大齊立朝兩百餘年,一直施行府兵製度,但是到得大齊後期,土地兼並日重,府兵所依靠的土地農民也失去了經濟基礎,如此情況下,府兵逃散日多,到得大齊滅亡之前,大齊國兵員匱乏,邊關無守軍,兵不滿員,證征防難以調發。

    大齊國滅亡之後,外戚霸國建下的慶國便開始實施募兵製,兵農分離,農以養兵,而魏國與燕國,也先後開始實施了募兵製。

    燕國六郡所處,都有兵部所屬的役兵府,專門用來選拔各郡軍士,不論出身,都可以從軍。

    若是能夠入選,便可以每月從國家領取餉銀,而且武器裝備都是由國家提供。

    入選的兵士,一部分會編製入城守軍,一部分則會送至邊關編入西北軍,其中條件極佳者,則有可能進京編入禦林軍。

    編入禦林軍的士兵,自然是身體素質極好的精裝青年,而且役兵府會派人調查其背景身世,一旦過關,那麽也就成了令人羨慕的對象。

    誰都知道,禦林軍是燕國的貴族兵種,負責的是維護燕京,保護皇族,一旦編入禦林軍,那麽家人便可以減低一半的賦稅,而且禦林軍的餉銀在燕國各軍中,那是最高的。

    兵部則是按照兵員籍貫分配城守軍駐紮,通常情況下,城守軍都是異郡而駐,就好比駐紮在東海郡的城守軍,一般情況下,兵源都是出自其他各郡混雜在一起,很少有本郡兵士駐紮其中,這也是防止各郡世家對各郡城守軍的影響。

    而東海鎮撫軍卻是燕國的一個特例。

    東海鎮撫軍自然都是水師,兵士必須要熟練水性,而燕國內鏡,兵士大都是旱鴨子,並不熟水性,如此一來,東海鎮撫軍便隻能在沿海郡縣招募。

    而東海鎮撫軍自東海王時期,就保有大批的水師底子,一直以來,水師的招募名額大都是父退子頂,一旦水兵年紀大了,若有子嗣,便會優先錄用其子,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東海鎮撫軍的將士大部分都是世代相傳,是從東海王韓天涯時期就效忠韓家的嫡係水軍。

    也正因如此,東海鎮撫軍與韓家是打斷了骨頭連著筋,不可分割。

    東海王當初與燕國開國君主燕武王在東海之濱一番長談,投靠在燕武王麾下,南征北戰,為建下大燕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立國之後,燕武王感念東海王之功,令其鎮守東海,威懾東海群盜,更是要防範慶國水師的侵犯,而東海鎮撫軍自然也是名歸燕國治下的一支強大水師,由朝廷發放餉銀,到如今算來,東海鎮撫軍已是在東海坐鎮了近百年。

    在燕國的軍餉之中,城守軍的餉銀最低,一名普通軍士一年下來,大概有二十兩白銀,而衛戍邊關的西北軍自然要高出一些,每月三兩銀子,一年下來也有將近四十兩,高出城守軍一倍。

    但是不可否認,相比起城守軍,西北將士生活艱苦,而且身處邊境處所,危險性要大出許多,銀子高出一些,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韓家的東海鎮撫軍,餉銀卻是與西北軍一樣的額度,從某種角度來說,也確是給燕國國庫帶了了極大的壓力。

    須知東海鎮撫軍編製不少,每年下來,那也是要百萬兩銀子才能打發下去的。

    此刻蕭家忽然對東海鎮撫軍發起難來,自然讓許多朝臣都很是震驚。

    在今日朝會之前,蕭家一直是暗中策劃,自然沒有幾個人知道蕭家會在今日突然犯難,其實若非淩磊偷偷交給韓漠的那一封便條,韓家兄弟隻怕也難以想到蕭太師竟然打起了東海鎮撫軍的主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