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三六章 孔雀湖上盡畫舫(1/3)

作者:沙漠字數:7226更新時間:2021-06-21 14:23:43

    夜風和藹,楊柳依依,寬廣的孔雀湖上畫舫如梭,繞湖一圈的楊柳樹梢,竟然妝點著各式花燈,眾星捧月般,無數的花燈耀亮寬闊的孔雀湖一周,將孔雀湖環繞其間。

    雖是夜幕,但是這裏卻是亮如白晝,可以清晰地看到湖麵上遊蕩的畫舫。

    臨湖四周,商販如雲,都是擺著攤兒賣貨,字畫,古董,瓷器,首飾,小吃俱可以買到,而且這裏並沒有規定隻有富貴之人能夠過來,三六九等的人們,環湖遊賞,眺望著遊蕩在孔雀湖上的幾艘畫舫。

    孔雀湖上的畫舫是有數目的,熟悉的人都十分清楚,寬闊的孔雀湖上,實際上隻有八艘畫舫,就如同八家店鋪一樣,歸屬八家經營。

    每一艘畫舫,每年都會向官府繳納不少的稅前,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每日裏所掙到的銀子,絕對可以用日進鬥金來形容。

    八艘畫舫,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登上,知道的人都清楚,或許隻有兩類人可以登上畫舫。

    一類自然是一擲萬金的豪富之人,無論是官員還是富賈,出的起登畫舫的價錢,便都可以上去,但是卻並非每日都有這個榮幸。

    通常而言,每一艘畫舫自華燈初上開始遊湖,登上畫舫的客人,那是有著數目限製的,除了將一些位置留給預訂的達官貴商之外,剩下的位置,則是留給有名的文人才子了。

    文人才子,便是能夠登上畫舫的第二類人。

    與主動花銀子登畫舫取樂的達官貴人們不同,文人才子登舟無需花費分文銀子,登舟之後亦是不用花費一個子兒,而且畫舫會提前發出請柬,安排當日前來的名士文人,各大畫舫甚至為了請來名頭響亮的文人,出現競爭的狀況。

    文人為畫舫帶了名氣,而達官貴人則是為畫舫帶來財富。

    文人登舟,一來這裏確實是一個談詞說賦的好處所,二來這裏麵的條件實在是驚人的好,第三個原因,雖然文人們不會明說,但是卻也不可否認,有一群人是想通過這些機會結識一些達官貴人,為自己找一些官場的人脈。

    達官貴人登舟,消遣玩樂自不必說,另一個原因,自然也是覺得與這些名士混在一起,似乎自己也變的文采斐然有了內涵,而且若是能夠碰上名氣極大的文人,例如唐淑虎這樣的頂尖級人物,說上幾句話,那便是大有顏麵之事,足夠這些達官貴人們宣揚好一陣子。

    所謂物以稀為貴,登畫舫的客人數目有限,而且這種表麵上不是一味求財的經營手法,反倒讓無數的達官貴人甚至是文人學子趨之若鶩,都以能夠登上孔雀湖的畫舫為榮,如此一來,孔雀湖也就成了上京城最璀璨的明珠。每當華燈初上之時,畫舫開始在湖麵遊動,清風明月,湖水清澈,從那畫舫之中傳出的輕歌燕語,隱隱閃現的曼妙舞姿,那是讓孔雀湖四周的遊人們羨慕不已。

    誰都知道,畫舫裏有最美的歌姬舞姬,有最美的酒,亦有最貼心熱情的服侍,流傳的那一句“踏夜登舫孔雀湖,酒色財氣再不圖”,便道盡畫舫中的精彩內容。

    孔雀湖上的畫舫,都是裝點的奢華無比,古木古香,竟是修造成閣樓的模式,就如同建造在湖上的雅築小閣,甚至有幾座小亭修於畫舫之上,可說是巧奪天工,畫舫之上更是很有技巧地在各處點著各色燈籠,不顯雜亂累贅,反倒是將畫舫點綴的更加華美,那燈籠之上多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仕女圖、山水圖,無數的燈籠耀出的燈光,將孔雀湖麵照的粉紅一片,就想披上了一層粉紅色的輕紗,風兒一過,波光粼粼,蕩起讓人為之陶醉的粉紅波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