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2/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746更新時間:2018-12-25 18:26:04

    對於眼下的法國人來說,戰爭已經結束,美國人的慷慨已經停止。國內先經過德國人長期占領掠奪,後北部工業重鎮又稱為西線主戰場之一。雖說在法國境內的大規模戰事,隻維持了半年,但產生的破壞也足以驚人。

    眼下對於法國人來說,搞到廉價的、最好不用支付現金的物資來源,渡過戰後最初的危機,為國家恢複創造條件已經成為首要的選擇。這個時候中國人願意做這筆交易,對於法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至於德國人,讓他們去見鬼去吧。這些德國佬都餓死了,對法國才是最好的消息。二戰之中被德軍全麵占領,無疑對高傲的法國人是一個嚴重的打擊。這個時候中國人提出財政快要破產的法國,用法國占領區的設備和技術,以及法國的工業產品換取石油和藥品,是傳統出口市場基本上已經丟給美國人的法國人自然樂不得的。

    法國是第一個,然後就是比利時、荷蘭、挪威、丹麥、丹麥,甚至包括整個二戰之中,德國人的盟友意大利,都提出同樣的要求。不用支付現金,對於這些被打的殘破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隻不過這些在德國沒有占領區的國家窮的很,可以交換的東西有限。

    但中央認為這無疑是一個用來交朋友,打開貿易通道的好時機,第一時間批準了楊震提出的關於以石油加上糧食,以及天津與遼東的紡織品,與西歐國家采取以貨易貨的貿易,即解決了歐洲國家的燃眉之急,也獲得了一定的技術和急需的設備。

    荷蘭沒有貨幣,也沒有德國的機械和武器怎麽辦。這好辦,你們出麵去美國人那裏購買,中國人以石油作為支付手段。荷蘭的奶牛不錯,造船技術也可以,拿出來中國人也不會拒絕。破破爛爛的比利時,也可以照此辦理。

    其實楊震盯上的是比利時的鋼鐵廠,隻不過這廠子比利時人寧可挨凍,打死也是不賣的。不過比利時人在困境之下,最終還是提供了部分眼下東北最急需的,模具鋼和造船用鋼全套冶煉設備和技術,以換取急需的糧食、石油、紡織品,以及遏製大規模流行傳染病的急需盤尼西林和鏈黴素。

    意大利的造船和汽車、飛機製造技術、軍火工業,同樣也並不弱。打醬油一樣的戰爭態度,是戰爭態度的問題。但意大利人的工業底子,在歐洲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丟光了殖民地的意大利人,為了獲取物資還是很大方的。為了獲取東方的廉價糧食和石油,意大利人很慷慨的拿出魚雷的技術。

    等到反應慢了半拍子的美國人,開始在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國家實施大規模的援助開始時。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已經打開了石油出口的通道,並與戰後西歐各國建立了貿易關係。

    以貨易貨這種交換方式,無疑很適合眼下大部分,已經打成了一片平地,亞洲的殖民地不是還在日軍控製之中,就是已經開始風起雲湧的歐洲國家。除了英國靠著海外屬地,還在強硬的堅持著之外,其餘西歐國家基本上都與東北建立了貿易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