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七十四章,無法言喻的悲慘(3/4)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10754更新時間:2018-12-26 12:15:38

    確實好地方。軍官們進一步探討了北上征討俄羅斯侵略軍的利弊,以及可能存在的隱患。龍飛的一個觀點得到了大家的讚同。

    “要和滿清政府暫時共生,就必須及時撤離京津,這也算是咱中國新軍表示出來的一點兒誠意。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咱要是老占著老佛爺的金鑾殿,人家能不冒火?”

    軍官們立即達成了迅速整頓部隊,即刻出兵關外的決策。

    “關外是個好地方,那裏的風水好呀!”栗雲龍笑嘻嘻地說。

    “瞎扯!”誰悄悄地說。

    “你才瞎說!你看看滿清,不是從那裏發祥的嗎?幾十萬人那麽一丁點兒的小可憐,居然逮著了大明朝腐敗崩潰的好時代,一下子席卷過來,建立了二百多年的統治,你看咱新中國,幾路人馬一到東北,一年之內就集結起百萬大軍,第四野戰軍多橫啊,從東北掃到東南,攆得老蔣,桂係,哭爹喊娘,鑽山溝跳大海,慘呐!”

    “軍長也信那個呀?”幾個軍官們打趣。

    “阿彌托佛,老僧自然相信!”栗雲龍閉目合掌,一副僧人模樣,把大家都逗笑了。

    清廷接受了栗雲龍等人的建議,將京津一帶的中國軍隊統一改編成大清新軍,三個師改名為鎮,和北洋新軍的建製相當,鎮下為協,協下為標,標下為營,營下為哨,然後是排,棚等名稱。當然,這些是中國新軍主動示好的步驟,其實,那都是名義上的,在具體的規劃中,栗雲龍才不受那些破規矩的約束呢。不過,這樣做的意義非常重大,盡量減少“異己”味道,將使滿清政府對中國新軍這樣一支特殊的力量有所認同。這樣做,不僅是時機所需要,也是栗雲龍等軍官對新中國建立前的政治努力的回憶和追隨,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要打好戰爭,必須搞好政治關係。該堅持的堅持,該讓步的讓步。能屈能伸才是英雄好漢。才是成熟的政治家和軍事指揮官。

    由於清廷的堅持,特別是剛毅那個頑固家夥的督促,栗雲龍被迫做出讓步,將部隊壓縮到四萬七千人,即三個鎮,每鎮一萬五千,另外兩千軍部直屬部隊。其餘的民軍部隊十數萬人編製起來,組成了京津地區的警察治安部隊和臨時軍隊,負責治安秩序,在盡快的時間內交給清廷的官員統一接收。

    “軍長,這樣做我們吃虧太大了,俄羅斯軍好歹也有十萬到二十萬之間,我們的軍隊削減太多,恐怕力量上不足。”龍飛最不滿意的就是這一點兒,他覺得對清廷讓步得太多。

    “不要緊,我們要的是精兵簡政,兵少了,指揮更加統一靈活了,也讓清廷放心了,這是上上之策。”政委想得開。

    “盡管我們的部隊經過了戰爭訓練,經過了嚴格地整頓和操練,可是,相對於俄羅斯的軍隊來說,我們官兵的素質還很有限。大規模的戰鬥能力還不能令人放心。所以,軍長,政委,我覺得,咱們還是留幾手,否則,一旦戰爭持久或者打得不順,兵員的補充就迫切了。”

    栗雲龍大笑:“放心,咱不會把戰爭的勝利果實一下子都扔給滿清破政府的,頂多扔給他們幾根骨頭就不錯了!那些民軍部隊,也是我們未來的正規部隊,怎能撇給清廷?反正在他們手裏也就是草根百姓,到了咱手裏才是英雄好漢,我的計劃是,可以完全滿足剛毅等人的要求,但是,咱大部隊一出發,你就悄悄地派人來調集民軍。願意走的都要帶走。而且,我們還打著後勤供應,暫時使用的名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