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七十二章,海城火海(一)(1/4)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10788更新時間:2018-12-26 12:15:49

    這裏需要講的一條軍事現象是,在戰鬥力優劣明顯的時候,其戰鬥結果往往比顯性的直接數據更為懸殊。

    簡單說,三個人包圍攻擊一個人,通常的結果並不是包圍圈中的那個人死掉,還非要掛走包圍者中的任何一個,如果雙方的槍法相當,則戰鬥的結果一般是:1:1,或者是:1;1。野也就是說,在三個人的合擊下,那個必死者的戰績極大的可能是零。當然,在武器裝備不同,雙方訓練水平不同的情況,在有其他部隊伺機在周圍的時候,又有不同。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在抗日戰爭初期,為什麽數量絕對劣勢的日軍能夠肆無忌憚,橫衝直撞地幹掉許多中國軍隊了。

    除了中國軍隊的係統雜亂,指揮事實上難以統一,整體防線漏洞百出以外,武器裝備和訓練水平,造成了日軍單位作戰能力的強大,他們以汽車,戰馬,坦克等為主導的裝備造成了很強的機動性,他們往往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集結壓倒多數兵力去攻擊單位作戰的中國軍隊,事實上,人數眾多的中國軍隊之所以迅速潰敗,就在於表麵上的以多擊少和事實上的以少擊多。在1933年的長城抗戰中,日軍一個師團大半,約八千人就橫行於長城各口,擊敗包括中央軍在內的眾多中國部隊,奧妙即在於此。所謂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便宜也在於此,無論是正常情況下的人數優勢還是其他情況下的單位戰鬥力優勢,都會超越我們的第一感覺,在事實中放大倍增效果。

    俄軍七十七旅團就陷入到了這樣的一個包圍圈中,也即將因為此種規律的存在,為中俄兩軍的大會戰開啟一個新的序幕。

    中國新軍展開了猛烈地進攻,俄軍的機槍數量不多,單位截麵的火力有限,而中國軍隊的機槍火力迅速,成為有效的掩護,步兵和騎兵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攻擊。

    栗雲龍指示:“必須迅速殲滅敵人。不留任何餘地。”也就是一個也不要放跑的意思。他要的是殲滅戰,而不是擊潰戰,這就是運動戰的精髓。

    部隊進攻了半個小時,期間還指揮炮兵部隊進行了小規模的打擊,因為俄軍被威逼集中,所以,炮兵的打擊效果相當不錯。

    一大片一大片的俄國軍隊被炮火掀起,狠狠地拋向天空。

    炮轟政策對於那些長期和平狀態中的軍隊來說,具有極大的心理震撼效果,俄軍從四十七年前的克裏米亞戰爭以來,雖然也參加了局部性的幾次戰爭,但是,規模甚小,絕大多數人沒有參戰,部隊的實際鍛煉有限,所以,號稱精銳部隊的正規軍,也等同於新兵。部隊是打出來的,盡管中國新軍中也有一半的官兵是新人,可是,在老兵的沉穩領導下,都能夠壓住陣腳。

    俄軍的炮火還擊很微弱。

    栗雲龍後來笑著說,要是他們遭遇的是二戰時期的俄羅斯軍隊,那可就糟糕了。

    總之,俄羅斯沙皇軍隊是那一時期世界上最龐大的部隊,卻也是從指揮到裝備都很有限的人群。

    事實上,二十分鍾以後,俄軍就崩潰了,之後,中國軍隊用十分鍾時間就解決了戰鬥,將大批無所適從的俄軍俘虜,這一過程中,中國軍隊損失甚微,因為有俄國人民革命軍的幫忙,他們被要求進行政治戰和心理戰,大聲地用俄語呼喊,要求俄軍投降,因為,中國新軍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他們肯放下武器的話。

    最後的戰鬥完全靠著俄國人民革命軍,他們都走到了陣地前,深情地呼喊,用最簡潔有力的,訓練有素的套話去告訴殘餘的,暈頭轉向的俄軍,中國新軍是多麽仁慈,對待放下武器的士兵是多麽友好,還有,他們現在是人民革命軍,他們號召俄國官兵,不要再為沙皇政府每命了,不要再為地主和商人,貴族和貪汙腐化的官僚們賣命了,俄國的命運掌握在人民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