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百十七章。焦土戰鬥(一)(2/4)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11742更新時間:2018-12-26 12:15:55

    商討了一天以後,栗雲龍和幾位軍官進行了私下的接觸,交流,了解掌握了整個會議的進程,各個不同思想之間的碰撞等情況,於第四天,他才決定。

    第三天的商討成為激烈地論戰,榮美爾,龍飛,徐竹等人為一方,和孫武,段大鵬,曹福田一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雙方引經據典,或開列具體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立場。在過程中,也有人的思想不斷發生變化,或者轉向了另外一方的都有。最後的結果是僵持不下。

    栗雲龍走進會議場時,大家的討論和爭辯還沒有終結,幾個人還在熱火朝天,臉紅脖子粗的爭著。曹福田真實提出要和徐竹決鬥。當然,中國式的決鬥和西方不同。

    “怎麽決鬥?”栗雲龍很感興趣。

    “鬥雞兒!”老曹憤然而起。身材健壯的他要和文質彬彬的徐竹單挑,其優勢是一目了然的。

    “好!”

    “快來呀!”

    許多將領拍著巴掌鼓動。

    栗雲龍等了一分鍾才鬧明白,所謂的鬥雞兒就是腳鬥,搬起一條腿,以金雞獨立式和對方撞擊,誰倒地誰算敗。

    在充滿了東方娛樂味道的氣氛中,栗雲龍終止了將領們的孩子氣做法,對會議的討論做出自己的解釋,也就是軍部的最高決策了。

    他說,理越辨越明。他已經詳細地追問了議論的話題和過程,決定剖析辯論的雙方觀點,實際上主要是針對段大鵬,孫武曹福田等人及其讚同者的回答。

    他說,會議爭論的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矛盾,較真的說,是急戰派和緩戰派的分野,不是要不要和俄軍對抗並且取得中國本來的民族國家利益,而是怎樣對抗,怎樣去收複失地,主戰派的觀點是,迅速出兵,利用俄軍大敗以後尚未緩過神來的工夫,一鼓作氣,乘虛而入,直搗敵穴。將敵人打痛打狠,打怕了,然後坐下來冷靜地,理智地將以前訛詐走的中國領土吐出來歸還。而主和派的觀點,是看出中國軍隊的許多問題,從客觀實際出發,擔憂著勝利是否能夠有保證。這兩派的理由都是有的,正說明了中國軍人對於軍事時局的獨立見解,也體現了中國新軍一個鮮明的優點,即,高層將領們的思想沒有僵化,沒有形成個人崇拜,是健康的,活躍的,自由的,是一個極好的現象。

    這兩派的爭論焦點在於,中國軍隊能不能迅速擊敗俄軍,有沒有這個實力。特別是純粹的陸軍素質,常規武器和作戰方麵,能不能勝之輕易。

    栗雲龍認真地分析了俄軍的形勢,認為,中國軍隊可以輕易地戰勝俄軍,這個觀點把許多人嚇了一跳,有的則搖頭不信。

    栗雲龍最後才道出了此次出兵的真實用意,不是以實打實、而是軍事威脅利誘,恐嚇沙俄政府和沙皇屈服妥協,武力收複失地,絕對不會一刀一槍地爭奪回來,那就太笨拙了。

    實際上,有一個問題栗雲龍並沒有真正說出口,但是,心知肚明,段大鵬的緩戰態度的實質是怯懦,是坦克和大炮決定論造成的,單純的武器決定觀,孫武和曹福田的緩戰是因為實戰中,兩人的部隊曾經遭受俄軍的嚴重打擊,損失慘重,因此對俄軍的戰鬥力記憶猶新,抱著務實的態度,還有許多軍官反對繼續對俄用兵,是驕傲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惟恐在未來的新戰鬥中出現差錯,使前功盡棄,毀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望。當然,也肯定有一些軍官覺得,既然取得了這麽大的勝利,功勳這麽巨大,朝廷的獎賞肯定是少不了的,戰爭遠不象人們想象得那樣容易,如果深入俄國境內,則勝負難測不說,中國人安土重遷的習慣造成了一個留戀故土,不願意超越本鄉本土的保守觀念,如果是保衛家鄉,還能奮起,慷慨激昂,一旦遠征他國異鄉,則憑空想象出許多問題,危險,最最讓中國人擔心的是,水土能否“服。”中國人一直傳說,離開了本鄉土以後,水土不服會奪去許多人的性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