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百六八章,炮台裏的草台班子(2/4)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11466更新時間:2018-12-26 12:16:24

    他是個主戰派,一向認為,中國新軍不過是群烏合之眾,仗著人多勢眾,人海戰術取勝。

    “兩位,”因為地位更高,當仁不讓的前首相伊藤毫不客氣地教訓道:“你們的理由十分充分,但是,帝國在韓國和東亞的利益已經我可再退讓!我倒希望帝國軍隊裏能夠湧現出一些捐軀的將軍,也不願意送上軍事法庭的敗將。隻要想辦法,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在伊藤的壓力下,大山不得不暫時終止了部隊的南下進程,可是,狡詐的他卻將大部隊一部轉到了仁川附近,名義上是保護海陸交通樞紐,其實是最好了從海道逃跑的準備,兩個旅團隨時隨地可以乘船下海,使大山十分得意,他給東鄉艦隊發出了救援的要求,還迫使韓國皇帝,下令征集所有仁川一帶海麵的韓國漁船,商船,以供應日軍的軍事需求。

    大山還以安全為由,迫使韓國皇帝帶領全部的韓國大臣,攜帶物資,將宮廷暫時安置到了江華島上,那兒是韓國皇家的行宮重地,曆來就為朝鮮國王所依靠,既是名勝風景區,又有數百年的堡壘經營,一有風吹草動,朝鮮國王就往那裏溜的。於是,伊藤也隨之而來,到了江華島。

    東鄉艦隊迅速趕到了那裏,保護著上百艘韓國船,堅守在仁川,雖然那裏的氣候很惡劣,風浪很大,但是,迫近漢城是最佳的海口。

    大山趁機又將一個旅團的部隊,作為監視韓國皇帝一行的守衛,安全地撤出了漢城。

    一個旅團的部隊,則在延誤了三天以後,繼續向南挺進,其他的各色部隊,也跟隨著向南。

    要不是天皇集團的阻撓,也許,大山元帥的三萬日本殘兵,早就順利地來到了釜山一帶,從對馬海峽乘船回到了日本列島喝水去了。

    清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幾個老農正在地裏鋤草,一麵說著笑話,說著東家長西家短的葷故事,議論著小牛犢子老毛驢,小孩子們在田間地頭玩耍,炎熱的天氣,久旱的莊稼地,許多的玉米已經打起了卷兒,讓韓國農夫不時地皺起眉頭歎息。

    一陣陣清脆的馬蹄聲,在堅硬的道路上奏鳴,後麵,揚起了衝天的灰塵。

    “什麽呀?”封閉的田家非常好奇,一齊伸長了脖子往外麵看。

    “呀!是大兵!過大兵了!”

    “可不是?”

    有人憂慮起來,急忙呼喚著自家的孩子,以免給不知身份的大兵踐踏了,那些小孩子也很見機,急忙抱頭鼠竄,瘋狂地踐踏著莊稼,不顧一切地向著田間大人的方位逃去。

    “是哪國的大兵?”一個老頭子眯縫著眼睛問。

    “不知道!嗬,這是哪國人?怎麽這樣的裝束?”年輕人的眼力好,已經看出了門道。

    “是啊,這是哪國的大兵?”

    “不會是倭國的吧?”

    “哪裏會!你看那旗幟,那衣裳!根本都不是!”

    “不會是咱大韓國的吧?”

    “怎麽會?你看那衣裳!”

    灰不溜溜,花不魯粗,非常難看的顏色,是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隻是那官兵騎在馬上,耀武揚威,趾高氣揚的勁頭兒,和以往的日兵,韓兵相當。

    “呀,青龍旗!青龍旗!大清國的兵啊!”好不容易看見了隊伍中的幾麵青龍旗,敏銳的韓國人立刻就猜測了出來。不過,令他們疑惑的是,大清上國的軍隊不是給倭國人打敗了逃跑了嗎?怎麽又來了?哦,對了,去年他們又打回來,占了平壤呢。

    一群馬隊突然在田間地頭停滯,上麵跳下來了一些官兵,接著,就有人從身上扯出一大堆的紙片片觀察著,然後,還有三四個人朝著他們走過來,嚇得韓國老百姓戰戰兢兢,嘴巴直打哆嗦,怎麽都合不上。想走,可是,雙腿灌溉了鉛似的,就是挪不出一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