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五十五章,偷襲敵軍司令部(3/4)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9512更新時間:2018-12-26 12:16:36

    段大鵬就以為,徐師團久經苦戰,損失巨萬,武器彈藥消耗極大,一時間還補充不上,特別是飛機的燃料,彈藥,坦克部隊的物資補充以及儲備,還有炮兵部隊的問題,也很多,部隊的建製太亂,需要整頓。等等。

    商量的結果,隻好放棄對敵人的圍攻,任由敵人潰退。同時,中國軍隊將戰場的善後工作完成以後,執行新的方案,將得勝之師撤離清川,向著漢城等方麵轉移。

    許多的方案早就製定好了的,軍團的參謀部和各軍,師團的參謀部,都在不斷地關注和變化著對策。最終,大家一直同意了新的戰略。收縮兵力,集中到漢城附近,吸引日軍進攻。然後在漢城附近同日軍主力決戰。

    這樣做的好處是,物資保障能夠及時。清川之戰最大的經驗是,現代化的戰爭,在物資後勤方麵的保障最為關鍵,因為,飛機坦克大炮已經成為戰場上的決定因素,而這些兵器的油料和彈藥的補充能否及時,將決定著它們效能的發揮程度,可是,在當時,盡管中國新軍已經有了汽車運輸隊,可是,數量還不足,需要大量的馬車等,這樣的運輸量非常有限。比如`,在清川之戰的後期,中國空軍竟然將清川以及西部數百裏內儲存的彈藥油料統統用盡。頻繁的空軍出擊,遠遠超出了人們最初的構思想象。

    大家擔憂的是,如果將戰線推進到釜山等朝鮮的東南部沿海地帶,雖然有了更大的戰略縱深,可是,現代武器的保障跟不上,強弩之末,實在危險。

    不過,在執行新的戰略時,中國新軍內部也不是沒有爭論,許多人堅持,應該在東南方一帶堅持幾個月,派遣少量的騎兵部隊尾隨日本第四軍的撤退而威脅之,將第二集團軍全部調集到漢城以東南,盤紮在清川城以東,形成持久戰的態勢,這樣,吸引日軍在仁川的反擊和登陸作戰,那時,敵人抄擊的兵團數量必然重大,將有數十萬之巨,我中國新軍第三,第四,第六集團,從平壤一帶前推,和敵人決戰,將之包圍殲滅,將能決定整個中日戰局。

    那方案也不是壞事,權衡利弊,中國新軍還是收縮了。在這裏,其他的幾個集團軍高級將領曾經有疑問:“敵人要是不來怎麽辦呢?難道我們要和日本人長期對抗下去?”“是啊,長期對峙下去,對我軍絕對不利,因為,我們是以滿洲地區,中國的幾個省區來對抗日本,英國,德國等帝國主義國家的大聯盟,綜合實力相差懸殊,況且,在常規的工業製造能力和技術上,我們要薄弱許多。如果不能借助暫時的軍事戰術和技術優勢痛擊敵人,將放棄了大好時機。”

    麵對這樣的責難或者說是構思,栗雲龍等人的答案是;日本的民族性格決定了,它絕對不甘心失敗,更不會低調,善罷甘休於一場無法容忍的失敗。越是失敗,日本人就越是衝動和倔強。當然,我們還可以采取其他的辦法來刺激日本人,再有,雖然帝國主義國家的聯盟很可怕,可是,我們的汽車工業也在迅速發展,領先於世界,一旦奉天兵工廠的汽車產量提高,則運輸業大發展,就能在幾個月內,實現物資的充足供應,那時再戰,更為有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