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七十二章,日軍登陸大連灣(3/4)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10870更新時間:2018-12-26 12:16:39

    第四軍野津道貫大將,將部隊迅速向前推進,考慮到遭遇中國軍隊反擊包圍的可能性,他將預備師團拉到了第一線,該軍的預備第一師團跟隨著騎兵部隊,在十三輛坦克的掩護下,進占大田鎮,預備第二師團,則直接衝進了清川城。成為它的新主人。

    當天安城也落到了日軍手中的時候,野津大將終於放心了,看來,中國軍隊即使真的要作戰,也不會立刻就進行。他指使預備第二師團的一旅團向前推進到天安鎮,自己將軍部搬遷到了大田。隨之,作為第四軍的主力,木越中將的第五師團就進入了大田。

    這樣,第四軍的全部人馬,第5師團師團長木越安綱中將,第10師團師團長安東貞美中將,後備步兵第10旅團,兵站部後備步兵二大隊,後備第3旅團,及後備第11旅團。獨立第19師團,第二十師團等,都趕到了指定的地點,占據了西至天安鎮,東南到全州的廣大地區。

    日本第一軍,司令官黑木為禎陸軍大將,參謀長藤井茂太少將,同樣將部隊補充到了十六萬人,隻是由於添加了運輸部隊和工兵旅團,人數比第四軍稍多。擁有的部隊是:近衛師團(師團長淺見興中將),第2師團(師團長西寬二郎大將),第12師團(師團長井上光中將),兵站部後備步兵十二大隊,同騎兵支隊,炮兵各一中隊,並同工兵若幹合為第二十四師團,該軍的預備師團已經到位。

    從釜山出發,第一軍在嚴厲的黑木大將的率領下,陸續渡過洛東江的數條支流,架設了橋梁,然後揮舞大軍奔馳,先經過了密陽,將之建築為第一軍的前進基地,然後,到達金泉,接著,在飛機的偵察和騎兵的哨探順利進行以後,前鋒部隊迅速向西逼迫,長驅二百餘裏,占領了忠州,在那裏,和留守的朝鮮軍一個旅團進行了激烈戰鬥,日軍付出了四百多步兵,三十多騎兵的代價,朝鮮軍被擊斃數百人,第二天,朝鮮軍敗績,爭先恐後向西北潰退,第一軍追擊,卻不料朝鮮軍很狡猾地化整為零,四散逃命,使日軍少有斬獲。

    黑木大將以忠州為新的兵站基地,派遣部隊繼續西進,一直前出一百多裏,進抵朝鮮漢江上南北向的兩條支流,因為那兩條滯留呈現出絕對的南北向,且幾乎同源於一處,看起來就是天然的東西地理分割,日軍騎兵巡視了江岸,設置了哨所。第一軍曾經在平壤城下被打得大敗的前鴨綠江兵團的主力近衛師團,得到了恢複,淺見興中將占領了忠州,第一軍的其他師團,就散布在忠州以東的數十平方公裏地區。

    黑木大將,不象其他軍長一樣,雖然秉性很尖刻,卻竭力要做出溫和的彬彬君子模樣,他做事情果斷堅決,雷厲風行,對待犯了錯誤的軍官,嚴厲地懲處,所以,軍官們都很畏懼他,在執行命令的時候,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在戰略的態勢上,第一軍在野津道貫大將第四軍的右翼,北麵,基本上接替了原來日本乃木第三軍的任務,不過,不同的是,這個軍的官兵數量增加了五成以上。而且麵前沒有頑抗的中國軍隊。更為不同的是,第一軍的核心忠州地區,在第四軍的大田,清川城的西北二百裏處,顯示出,黑木將軍根本不信邪,毫不畏懼中國軍隊,進展的速度和行動都非常迅猛,象日本人。

    在第一軍的後麵,是精銳的第二軍。踏著第一軍的腳步,充當後備力量的第二軍,在實力上甚至更強些,最起碼,它的基幹師團都是完整無缺的,沒有經過任何損失,統統都是老兵,雖然因為組建新的師團,預備師團,抽調了不少老兵,第二軍的整體素質依然沒有減少太多,畢竟,日本帝國自明治維新運動以來,對軍事訓練實行全民動員的方式,造就了國民強健的體質,和較高的軍事素養。那時候的日本,甚至有古代希臘斯巴達的風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