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百六八章,塚本防線(3/3)

作者:萬字旗下的大清帝國字數:9288更新時間:2018-12-26 12:16:51

    別說是坦克,就是單兵前進,都需要掙紮爬行。

    塚本師團長親自在陣地上施工,巡視,當工程即將完工的時候,他的那一顆曾經[破碎的心,終於興奮起來:“哼,這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方向,絕對是固若金湯。”

    金湯,不是一種金屬焚燒熔化以後構築的金屬流陣地,而是中國古代以山陵為鋼鐵之金,大河(黃河)為屏障之湯(大水,)吹擂成的典範。塚本有資格這樣說。

    如果中國新軍能夠僥幸通過了齊腰深的溝壑之水,在日本人的槍林彈雨的縫隙間攀上了堤岸,則馬上就會遭到德國地雷的歡迎,兩萬顆地雷,絕大多數是威力巨大的防坦克雷。而步兵更不用提。堤岸上,還許多陷阱,內置竹木簽,踏進就別想再出來。

    日本人更得到了兩個高射炮聯隊的裝備,還得到了德國人和英國人的技術指導和訓練,這不,一百餘名德英專家正在得意洋洋地培訓日本鳥呢。

    三百餘門高射大炮,一千餘挺高射機槍,不能不說,德國和英國為了日本能夠逆轉局勢,當了褲子提了小雞雞典了老婆,拿出了大多數的家底,趕來增援了。

    德國人和英國人,他們本來的軍事技術裝備也很有限,機槍的產量不多,大炮的產量足夠裝備自己的部隊,沒有更多的剩餘,就因為日本和中國新軍的交戰,他們才加足馬力進行生產,並且推陳出新,進行新的研製。德國克虜伯兵工廠,以及其他幾個大軍火康采恩,都注意到了中國軍隊空軍的嚴重威脅,雖然日本的百萬大軍在朝鮮戰場上,被中國軍隊打得大敗,幾乎盡墨了,這些聰明能幹的歐洲洋人,還是能夠從邏輯思維裏推移出蛛絲馬跡,決定加強防空武器的研究,比如英國的雷達,就是不錯的發明,比實際提前了四十餘年。

    怎樣才能消滅掉中國空軍呢?畢竟,中國飛機是世界上的第一家,最先進。讓德國和英國這倆難兄弟煞費苦心。終於,高射炮被研製出來了,一經實驗,就迅速推出,批量生產。德國的生產量是一個月一百六十門,英國的是一百四十門,同時,考慮到機槍火力的威力,德國人將普通機槍加以改進,和中國人不約而同地研製出新的,高射機槍。

    不過,中國人的機槍,是常規的武器,按照腦袋裏的模樣研製出來就使用了,而德國人磨磨蹭蹭,歪歪幾幾地實驗再實驗,圖紙再圖紙,耽誤了很久才弄成,等成型於實戰,才延遲到今天。

    德國皇帝火了。幹脆將所有的高射機槍都給了日本,連任何的報酬都不要,不,不是不要,而是,就在日本允許德國沒有任何稅收政策和條件,隨意地工商吧。

    日本大山政府,也豁出去了,答應了德國的一切條件。

    兩萬名日本軍隊,不算多,可是,加上輔助部隊,就有三萬人,還能夠得到隨時隨地從下關對岸的增援。塚本師團長決心,在北九州打一場漂亮的防禦戰,一定能重創中國軍隊,即使將陣地最後丟失了,也要消耗三萬到五萬名中國精銳部隊!

    北九州的日本居民,也被要求增援前線,他們成為整個防線的直接供給地,兩萬多市民被要求參加戰鬥,一萬餘人被要求成為戰時的衛生救護隊。還有三千名婦女,也被要求上前線成為帝國的最後生存而戰鬥的勇士。

    大戰在即,日本軍隊忙忙碌碌,森嚴壁壘,總數達六萬餘人的防禦力量,一千餘挺機槍,二百餘門高射炮,一百餘門野戰大炮,九十多輛坦克,四萬三千支步槍,數不清的自造土炮,鳥槍等,守候在一座座堅固的碉堡口外。一麵麵日本軍旗在獵獵地飄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