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5章:太公的旺財驚人之舉(3/3)

作者:青絲引馬字數:7824更新時間:2018-12-26 14:03:58

    高祖“德祖”、曾祖“懿祖”、祖“熙祖”,累世積善,隱約田裏。宋季時,熙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

    父“仁祖”諱世珍,元世又徙居鍾離之東鄉,勤儉忠厚,人稱長者。

    母太後陳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時,太後常夢一黃冠自西北來,至舍南麥場,取白藥一丸置太後掌中,有光,起視之,漸長,黃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後吞之。覺,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氣。

    明日,上生,紅光滿室,時元天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丁(影印版寫作“子”)醜也。自後,夜數有光,鄰裏遙見驚以為火,皆奔救,至則無有,人鹹異之。

    常遭疾,抱之佛寺,寺無僧。複抱歸,見室東簷下一僧麵壁坐,顧仁祖曰“來”,乃以手撫摩上頂,旦日,疾遂愈。

    後複疾,仁祖念前夢之異,欲俾(使)從釋氏(佛門),不果。既而徙居鍾離之西鄉,後遷太平莊之孤莊村。

    太後常謂仁祖曰:“人言吾家當生好人,今吾諸子皆落落不治產業,”指上曰,“豈在此乎?”

    及上稍長,姿貌雄傑,誌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既就學,聰明過人,事親至孝,侍奉左右,不違意。

    一日黎明,仁祖坐於東室簷下,上侍側。有道士長髯、朱衣,持簡排垣柵直入,遽(ju突然)揖仁祖曰:“好個公公,八十三當大貴。”

    仁祖初見道士突入,頗不悅,聞其言異,乃留之茶。道士不顧而去,既出門不見,時莫知所謂。及上即位,追上遵號,推其年數,適符其言。

    歲甲申,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饑,疾鬁大起。

    四月六日乙醜,仁祖崩。

    九日戊辰,皇長兄薨。

    二十二日辛巳,太後崩。

    上連遭三喪,又值歲歉,與仲兄極力營葬事。既葬,念仁祖、太後常許從釋氏,乃謀於仲兄。以九月入皇覺寺,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給,散遣其徒遊四方。

    上遂西遊,至合肥界,遇兩紫衣人欣然來就,約與俱西。數日,上忽病寒熱,兩人解衣覆上身,夾侍而臥,調護甚至。

    病少差,複強起行。行數日,至一浮圖下,兩人者辭去,謂上曰:“姑留此,待我三日。”後三日,疾愈,兩人亦不至,上心異之。及行至六安(地名),逢一老儒負書篋(xia小箱子),力甚困,上閔(通“憫”)其老,謂曰:“我代翁負。”老儒亦不讓,偕行。

    至朱砂鎮,共息槐樹下,老儒謂上曰:“我觀貴相非凡,我善星曆,試言汝生年月日為推之。”

    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無如貴命,願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東南!因曆告以未然事甚悉。”

    上辭謝之,老儒別去,問其邑裏姓字,皆不答。上遂曆遊光固汝穎諸州,凡三年。

    時泗州盜起,列郡騷動,複還皇覺寺。上所居室,夜複數有光,僧皆驚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