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9章:狂妄的學員(2)(2/3)

作者:青絲引馬字數:8306更新時間:2018-12-26 14:04:02

    教室內響起了一片掌聲。

    很明顯,葛大壯講的心得體會,大家比較認可,總結得好,語言生動。

    李宗英拿起本子,清了清嗓子,正準備發言,已有一個學員開始了發言。

    省國土廳處長宋雲峰。

    李宗英把本子用力地在桌子上甩了一下。看得出,李處長的確是生氣了。

    豈有此理!還懂不懂尊卑貴賤、尊敬領導!李宗英把自己直接當作了201其他學員的領導與上級。

    奈何宋雲峰就不鳥李處長。

    發言誰先誰後,是沒有明文規定的。你總不能不要別的學員先發言吧。

    密切黨群關係、幹群關係靠說,即使“三寸不爛之舌”的演講家也會“東風無力百花殘”——無濟於事。越是開“空頭”支票,不管你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群眾更會和你漸行漸遠,定會“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將心比心,”掏心窩”地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挖空心思、全心全意去辦成、辦好,群眾定會巴心巴肝地擁護你,要發動群眾齊心協力共築“中國夢”,那可是手到擒拿、易如反掌的“小事”。反之,處處不為群眾著想,甚至“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那群眾對於你的“召喚”可就要充耳不聞“窗外事”,當成“耳邊風”直接忽視了。“紙上談兵”是解決不了群眾的問題的,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除了要給群眾出主意,想辦法,更要下大力氣幫群眾解決“燃眉”之急,既要動口,更要動手,要以實幹群信於民。群眾的心也是肉長的,你對群眾好,群眾最懂得知遇之恩、知恩圖報。“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想報”正是人民群眾的肺腑之言和真實寫照。 “殼子是吹出來的”,黨群關係、幹群關係是實幹“幹”出來的,也是“走”出來的。“幹”就要幹出叫得響、看得見的實績,“走”就要走出實效,多到邊遠地方、困難群眾的“死角”處去走走,訪民情,解民憂。“觸景”才能“生情”,看到群眾生活“糟糕”的一麵,才會增添出幹好事業的急迫感,才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地工作。

    宋雲峰的發言完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宋雲峰的發言,比葛大壯更富文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