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洞房花燭(2/4)

作者:雲天空字數:11212更新時間:2020-12-20 11:45:34

    如果這是正婚的儀式上,那白線,也就換成紅線了,而且,還有周圍的老人的祝福。不過這陸影這一關,倒是沒有了。畢竟那些老人的祝福,祝福的是早生貴子呢,而靠食是不允許生孩子的。

    象征姓的把陸影送到樓上她住的房間,這儀式也就告一段落,村民們唏噓不已,為陸影找這了個好的歸宿感歎,然後談笑著回到了自己的桌子上。

    現在高展才總算明白了,這吃桌是什麽意思,其實這吃桌,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流水席。吃完一桌立即更換另外一桌。這桌子不怎麽多,就八張,白家村這裏吃席講究“一泡子”(一批)全部吃完,再全部更換桌子上的餐具,重上菜品。又是“一泡子”。

    在了振山的交待下,高展手裏拿了一條煙,然後一盒一盒的塞給那些管事兒的:其招呼客人的客頭、接禮的、坐櫃(也就是寫禮薄的)、看庫的、“招待員”(招呼客人以及敬煙的)、“盤頭的”(負責席上端盤子上菜的),“大小廚房”(大廚房主要負責切肉、抱籠做席的;小席主要負責涼菜,定碟子的),“蒸飯的”;“熱酒的”“燒茶的”“跳水的”“敬器的”(負責洗刷碟碗的),“打雜的”(執事單以外沒人幹的活);“炮手”(負責放鞭炮的)。

    這一通下來,高展竟然是分了二條還不夠。

    這江山美人偌大的院子裏,搭起了大棚,有專門上門給人做飯的團隊,吃酒和用飯的上兩套菜,雖然簡樸,味兒卻有鄉下獨到的新鮮。醋溜粉疙瘩、青絲玫瑰蒸的甜飯、香而不膩的扣肉…小酥餅、青花碗兒裝著的正宗扣碗兒,油麥菜放到小鍋裏竟然煮出了明前綠茶剛剛衝泡時候的煮嫩玉米的香味,火鍋小餃子裏的韭菜一咬就知道是剛從自家菜園裏割下來的。

    這村裏看了白奶奶擺下的酒席,一方麵心知肚明知道這老太太心裏打的算盤,另一方麵,卻也是對白奶奶豎起了大拇指。畢竟,白奶奶給陸影開起來的,那可是“九鬥碗”就是農村筵席,老叫法“田席”、“三蒸九扣”、“九大碗”。

    這白家村的筵席,就地取材,故用料普通,製作簡單,不講排場,隻講實惠,隔著老遠都能聞到那一股子飯香與肉香。

    雖然沒有大飯店那些排場,但這吃桌,自有山村裏的樂趣,飯菜都是農家風味兒。流水席的飯菜讓人總覺得有著吃不完的飯菜,上了一道又一道,最後一道菜一般是湯,而這裏喝湯後還有四熱菜一醪糟。在這裏吃的是舒服,吃的痛快,吃的還很新奇。在這裏能吃出原汁吃出原味,這原汁原味不單是飯菜的味道,還有這吃飯的氣氛。

    在陽光下麵,村民們大聲談笑著,閑人們總是對這一道道菜品頭論足:嗯,這李廚子這菜味兒還可以,但是末李家媳婦兒做的好,旁邊人就滿臉壞壞地問:“你咋知道,她咋不給我做呢,看來和你關係不一般麽?”那人就撇了一眼:“曰你媽”。

    大家都哈哈大笑。

    一般這吃桌,都是說的葷段子,而且男人上主桌,那女人一般隻是靠牆邊吃小桌,在白家村裏,女人是上不了飯桌場的,在這女權時代的大環境下,白家村的女人,地位卻依然很低,這是不可改變的。

    其實,所謂的地位高低,都是由環境造成的,大都市裏的女孩子,都是自己工作,自己養活自己的,掙的甚至比男人多,幹的也比男人好,女權自然膨脹了,這也屬於正常。

    至於這窮山村裏,幹活的都是男人,女人那身板,是抗不起山裏的農活的,要靠男人養活著,長期下來,就連女人自己都覺得比男人矮了一頭,畢竟……她們是要靠男人養的,否則的話,這村裏也不會有靠食這一說了。

    ……

    熱鬧,的確是熱鬧,一般這吃桌,都是吃到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到這酒席散了,然後把山穀裏的桌椅收拾幹淨,這也就是黑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