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0章 我們生活的世界(上)(1/3)

作者:朱邪多聞字數:6710更新時間:2018-12-27 00:26:46

    “網”是什麽?

    在三十年前的科學黃金時代曾經掀起一波空間探測的國家級競賽,新型重型運載火箭、空天飛機和廉價的近地軌道負載舉升方案一個接一個出現,短短五年間僅NASA就發射和委托民間企業發射了六枚火星探測飛船、一套國際空間站基礎構件(分三十次發射)、四枚射電望遠鏡和二十二枚商用衛星,更別提新興的東亞市場了,那段時間中國酒泉、日本種子島與韓國羅老發射中心幾乎每周都有火箭升空,夜晚能觀測到的人工天體與日俱增。夜空布滿了縱橫交錯的運行軌跡。

    這當然會造成一些問題。新銥星計劃的第七顆衛星因宇宙垃圾的撞擊而偏離軌道,最終與正在建設中的國際空間站“橄欖鷹”號正麵相撞,造成五名宇航員死亡、超過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和全球性的恐慌情緒。在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的促使下,一份由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巴西等二十五國共同簽署的《和平之網框架協議》經全體表決通過並即刻生效,裏麵對所有高度超過卡門線(海拔100公裏,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的通常分界線)的人工製成品做出嚴格規定,任何進入太空的物體都必須經過委員會審批通過,不經申請而擅自發射的運載火箭將遭到二十五國集團反導係統的精確打擊。

    這嚴厲的框架協議是人類對外太空進行合理化利用的第一步,不過剛剛實行幾年,科學的末世便到來了,當科學理論與科學實踐遭受毀滅性打擊,各國對空間探索的熱情一落千丈,火箭發射基地門庭冷落。這張名為“和平”的大網已經織成,由超過十個戰略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組成的和平之網共同守護著卡門線的安全,可誰知世事難料,如同冷戰時代的短暫輝煌一樣,這場太空競賽毫無征兆地結束了,同步軌道足足有好幾年沒有增添新的人工天體,老舊的空間站一個接一個在寂寞中墜落大氣層化為絢爛的火流星。

    近些年太空探索有複蘇的征兆,不過和平之網依然存在,每台運載火箭的有效載荷都要在聯合國空間利用委員會進行詳細報備,進行嚴格審核,——就連超級大國的間諜衛星都以“軍事觀察衛星”的名義遵章上報,因為無論哪一方動了歪心眼,都有其他二十五個強國在旁邊冷眼旁觀。

    顧鐵猛然想到之前肖李平說過的話:“背叛者”的幾名核心成員正在哈薩克斯坦的克努拜耳航天中心執行任務。“原來是這樣……”他長長吐出幾個字,“因為你們的重型火箭搭載著不可告人的東西,沒可能通過聯合國的審批,所以隻能正麵突破和平之網的防禦圈把火箭打上去。哈薩克斯坦本身處於幾個反導係統的邊緣地帶,你隻要引爆一兩枚‘大先生’引起大人物們的注意,就能使反導係統將乍得發射的‘白皮鬆’彈道導彈鎖定成為目標,由於是跨區域遠程作戰,這幾個反導係統都不可能再鎖定第二個目標——我猜你還在火箭上使用了隱形技術——隻能眼睜睜看著哈薩克斯坦發射的火箭鑽進太空。我懂了,可我有幾個問題,老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