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作品相關 小說相關內容3(1/4)

作者:天鳴字數:8982更新時間:2020-09-25 06:20:05

    1 抗日戰爭全中國與日本軍事實力差距大還是國共實力差距大

    一,要不是因為“西安事變”,中國曆史的進程恐怕就要改寫了。長征後嚴重減員,疲憊不堪,沒有補充,來不及休整的紅軍怎麽能夠抵擋得了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和蔣介石中央軍的窮追猛打?所以,那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二,再看日本,日本固然厲害,能橫掃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家。但它進攻的都是不堪一擊的弱小國家,比起二戰正麵戰場的歐洲列強國家,不值一提!嚐試著和蘇軍打了一仗,便嚇得不敢越人家雷池一步!靠著偷襲在珍珠港占了美國一點便宜,但隨後在中途島和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打的一敗塗地!

    三,日本在中國攻無不克並不能說明中國就是不堪一擊,因為那時的中國貌似統一,其實是各個地方都是在保存實力,與國民黨中央政府陽奉陰違,有些根本就不服從政府的命令。而當時的中央政府也並沒有盡全力來抵抗日本的進攻,也在保存實力,好用來對付共產黨。所以,一個根本就不是完全統一的中國當然會被日軍進攻的節節敗退。

    所以,全中國VS日本,即使是在那時,差距也不是特別大。隻是,你一盤散沙的情況下,即使人家不打你,你也不算強大!

    2抗戰時期,日本鬼子的軍隊建製是什麽樣的?

    在1931年的和平時期,日本皇軍擁有17個師團,約30萬人的兵力。這些兵力對於當時日軍所扮演的角色來說是足夠的。但是1931年9月開始,隨著日軍在滿洲作戰的深入,為了應付新的形勢,其軍隊規模也開始相應擴充。1937年9月,中日戰爭爆發初期,日軍規模已經擴充至24個師團。次年,為了應付前方龐大戰線的苦戰,日軍擴充至34個師團。太平洋戰爭爆發伊始,日軍已擁有51個師團的兵力,其中27個師團駐紮在中國,13個師團駐紮在中蒙邊境尚以防蘇聯紅軍可能發動的突襲。在太平洋戰場的日軍攻擊部隊的總數約為40萬人。

    日軍高級指揮部門的結構: ,

    日本天皇不僅是全日本的領袖,也是武裝部隊的最高指揮官。1926年,裕仁天皇即位,取年號為“昭和”。(意為“普天太平”)之意。在天皇和時任實權派的授意組織下,日軍建立了大本營,由最高軍事參謀部和最高將領委員會輔佐協助。(自從陸軍統治日本政府所有機構起,大本營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軍隊指揮部門的官僚,而與和大本營權利平行的機構如內閣和國會則沒有什麽關係)

    日軍的命令鏈條是從大本營的總參謀部下達到各個由元帥或者高級將領指揮的作戰集團(例如:中國派遣軍)。每個作戰集團下轄兩個以上的編有番號的“地區軍級部隊”。每個大將或者中將指揮兩個以上編有番號軍級陸軍部隊和一支航空部隊。(例如:華中前線派遣軍下轄第11,第13和第23軍)在西方的定義裏,一支軍級部隊應由一個中將統率,下轄兩個以上的師級部隊和一些獨立的輔助性質的旅級部隊或其他作戰單位。每個步兵師則是由一名少將統率指揮。

    日軍的步兵師團:

    日本皇軍步兵師團的建製有A、B、C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中“A”型是加強型,“B”型是標準型,“C”型是特種型。  “B”型師團。“B”型師團是日軍的標準步兵師團。下轄了三個步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一個偵察大隊和一些小股的分支輔助部隊(例如:通信部隊,醫務部隊,軍銜維修部隊,獸醫部隊,水源淨化部隊和防化部隊等等)這些“B”型師團的組成可謂多種多樣。有的師團有騎兵部隊卻沒有半機動半摩托化的偵察部隊。有的師團下轄輕型坦克中隊,或作為師團戰鬥力的補充,或取代了該師團內的偵察或騎兵部隊。還有的師團下轄山地炮兵聯隊卻沒有野戰炮兵聯隊。總之,日軍師團的組成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其所處的不同時期,所駐守的不同抵禦來進行調整。  番號不同的師團也有著各自的地域性守衛任務,他們下轄的番號不同的聯隊的兵源是從各個指定的地區招募來的。舉一個例子,隸屬於廣東方麵派遣軍第4軍的第14(宇都宮)師團下轄第2(水戶)步兵聯隊,第15(前橋)步兵聯隊,第59(宇都宮)步兵聯隊。師團的輔助性部隊也是從該師團所負責管轄的地區裏征召的,而且這些輔助性部隊的番號通常(不是絕對)就是其所屬師團的番號。比如第14師團下轄第14偵察大隊,第20野戰炮兵大隊,第14工兵聯隊和第14運輸聯隊。也有一些與這個一般規則不同的情況,比如日軍第17“全日本”師團,下轄第1,第2和第3步兵聯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