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4節(1/3)

作者:西蘭花炒蛋字數:7608更新時間:2020-09-26 00:03:43

    東坡肉,都是葷菜的名字呀,把素菜做成葷菜的模樣味道,多麻煩,那還不如在家裏直接吃肉呢!”

    盧青桑笑道:“這叫‘素菜葷吃’,可見大家夥兒骨子裏還是愛吃肉的,寺廟迎合也不無道理。”

    兩人一番對話讓後麵一位夫人掩袖而笑,道:“小姑娘這話說的有道理。”

    夫人身邊的小丫頭也捂著嘴巴笑:“大家都在掩耳盜鈴。”

    這位夫人四十歲出頭,穿一身素色水田衣,頭上插銀釵,打扮的不如何華麗,但看著端莊優雅,書卷氣很濃。盧青桑一眼就對這位夫人心生好感,兩人攀談了幾句。

    夫人道:“我隨夫家來京城不久,聽說這報恩寺久負盛名,就過來拜佛,卻……”

    說到這裏她停頓了下,微微搖了搖頭,剩下的話並沒有說完,一臉失望之情。

    盧青桑道:“我與夫人有同感,不過這報恩寺倒有一樣好的,它的楹聯都寫的十分有禪意。”

    夫人笑道:“是了,我聽一位師父說有些楹聯是了空大和尚寫的。”

    能稱得上“大”的,必定是德高望重的大禪師,盧青桑在寺廟內也看到過了空大和尚的石碑。

    當年太/祖皇帝要讓了空做報恩寺的住持,了空誌在天下,悄悄離去,在民間雲遊數十年,幫助貧困百姓,後來在福建某寺圓寂,太宗皇帝讓人把他的舍利子帶回了報恩寺。

    閑聊幾句,就排到盧青桑,盧青桑告辭了這位夫人,與元寶進了齋堂。

    兩人點了東坡肉、素雞,以及兩碗素麵。東坡肉從外形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隻做到了形似,味道還是冬瓜的味道。素雞出乎盧青桑的意料,雞肉用了豆幹代替,但裏麵有鮮蘑調味,所以味道非常鮮美,總體來說,還行。

    吃過齋飯,兩人從報恩寺出來。盧青桑有些疑惑,報恩寺香火旺,人流多,為何山門外連一個擺攤的人都沒有,廟會的形成最開始不就是跟寺廟有關嗎?

    兩人沒有乘坐馬車,步行散步,一直走了兩公裏路才看到有擺攤子賣米糕的老大爺。盧青桑買了兩塊米糕,問道:“大爺,為什麽沒有人在報恩寺山門外擺攤呢?”

    老太爺一邊拿油紙給她包米糕,一邊說:“那裏是報恩寺的地方,寺裏的和尚不讓擺。”

    盧青桑道:“怎麽山門外也是報恩寺的地了?”

    老太爺隨時一指,“這一帶的田地,入目所及,除了皇家的之外,都是報恩寺的土地,國朝自建國以來,每代皇帝都有賞賜土地給報恩寺。我那小兒子就是在報恩寺當了小沙彌。”

    語氣中竟有一股自豪在裏麵。

    盧青桑:“……”

    能進報恩寺當和尚難道就是古代版的鐵飯碗麽?

    其實她今天來報恩寺還有一個重要的想法,就是打算趁著各種就節日佛誕日廟會活動,來此練個攤,一則多掙點銀子,二則為食店打個廣告。

    現在看來也都不必了。

    在現代擺攤子有諸多限製,甚至要跟城管打遊擊戰,沒想到在古代,問題還是一樣多呀。

    京城的冬天分外冷,有太陽時還好,太陽西移,漸漸起風了,就開始冷起來。盧青桑與元寶身上穿著棉衣還是覺得冷,索性去城裏一家皮毛鋪子,定做了兩件皮裘。

    李白詩中有雲:“五花馬,千金裘。”

    可見裘衣的貴重,盧青桑定做了兩件皮裘,就花了近五十兩銀子,就還是其中比較便宜的,紫貂是最貴的,說是千金也不為過。

    元寶一個勁地說:“姐姐,太貴了,就買一件算了。”

    盧青桑故意板著臉,“就我著自己穿,你幹看著?掙了錢就是要花的,再說這裘衣保值,哪天你不想要了還能去當鋪換銀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