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曆史名鎮

作者:淩霜傲雪字數:1944更新時間:2020-09-26 16:29:08
第三章、曆史名鎮 朱家所在的龍台鎮,原名大桑墩,明朝末期開始有建製,是一個有著經商曆史和武術傳統的地方。雖然隻是一個鎮,但從口卻不少,全鎮有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十一萬多人,比蜀郡省的好些縣的人口都還多。由於這裏是通向鄰近幾個縣的必經之地,因此,在很早以前就商業氣息濃厚,有著悠久曆史的會館在鎮上就有十多個,武館也有好幾個。就是到了近現代,這裏練武習術也仍然蔚然成風。被稱為近代玄門高道的朱智涵“朱老道”就長期居住在龍台鎮上。朱老道為龍台鎮的青年樹立了練武習術的良好榜樣,龍台鎮也因為有“朱老道”這個武林高手而自豪。盡管解放後對這些會館、武館的活動有諸多限製,甚至還一度被查封,但經商、習武的傳統在龍台鎮卻並沒有改變。 先說商業氣息濃厚吧!龍台鎮的商業一直就非常活躍,哪怕是“文革”期間割資本主義尾巴非常厲害的時期,政府對商品買賣和自由市場管控得非常嚴厲,但這裏仍然是生意不弱,客商不斷,在其他地方買不到的東西,在龍台鎮這個地方就可能買得到。有一段時間,為了嚴格限製人們買賣東西的行為,政府還規定了嚴格的趕場時間,先是兩天一場,後來為了徹底割斷資本主義尾巴,將兩天一場改為三天一場,再後來甚至改為七天一場。但就是這樣,龍台鎮這個有著“百日場”稱號的地方的買賣仍然十分頻繁、熱鬧,就是不趕場的時間,市場上的人也都不少,更不要說是趕場天了。如果是趕場天,那更是商賈如梭、人流如織。雖然這與龍台鎮上的人口比較多有關係,特別是鎮上的人,他們如果不去買如蔬菜之類的東西,就根本無法生活有關,但更主要的一方麵還是與龍台鎮所處的地理位置和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傳統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就上平時不趕場的時候,鎮周邊縣的老百姓也要到龍台鎮上買賣東西。 再說習武吧!習武健身也一直是龍台鎮的傳統,被譽為武術之鄉。以武功超群聞名遐爾,被後世稱為“巴蜀真人”、“近代玄門高道”的武林高手朱智涵,就長期居住在龍台鎮,並在鎮上收徒傳藝,使龍台鎮周圍的青年深受影響,朱老道的門徒弟子遍布全國各地。雖然在那場舉世聞名的政治運動中,朱老道的練武習術的作為被視為封建腐朽沒落的東西,朱老道也因此受到打擊,但愛武習武的風氣卻並因此受到太大的影響。 在龍台鎮,不僅商業氣息濃厚,練武習武的風氣也一直就非常深厚,練武習武之風一直在龍台這個地方傳承著、延續著。至今,龍台鎮每年都要舉辦各種各樣武術活動。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