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嫁女出閣(1/2)

作者:淩霜傲雪字數:5624更新時間:2020-09-26 16:33:25

    第二章、嫁女出閣

    再說高家這邊,因為高家的親戚也不多,除了高石磊媽的娘家人外,就是高石磊大嫂的娘家。高石磊有一個孃孃,但已經死了,死後兩家的來往就不多了。當然,象高家娶媳婦這種大喜事,高石磊孃孃家的人還是來了的。

    男方接親要連續做三天。第一天是“花燭前夜”,各家親戚或請的客人會在下午趕到男方家裏,參加“花燭前夜”的酒宴。晚上的酒宴和第二天的“正酒”以及第三天早上的酒宴都是一樣的,要作為正席來辦。隻不過“正酒”那天因為已經把新娘接到,會更熱鬧、更喜慶。當然,因為都是農村,酒席同樣是九大碗,菜品也基本上是一樣的。

    花燭前夜這一天的主要事項就是男方家把準備好的彩禮,在下午時送到女方家裏。為了顯示男方家裏的富裕,男方家裏準備的彩禮是要拿出來展示給客人觀看的,並且在送往女方的過程中,沿途也要展示出來給沿途的民眾觀看。

    高家頭天下午就把要送到女方家的東西準備好了。由於主要家具都已經送到女方家裏了,需要準備的主要就是需要男方準備的鋪籠罩被、臉盆瓷盅、日常用品以及正式接親要送的彩禮如錢、肉類、糧食等。這些東西的多少視家庭條件而定。但這些東西都是要有的。由於高石磊的婚禮是匆忙舉行的,準備不充分,加之家裏的條件也並不太好,訂婚時已經送了“訂婚禮”,所以這次的彩禮也就不多。

    花燭前夜,新郎及新郎的伴郎和男方家派去的新娘的伴娘一般是不到新娘家的。但如果路程特別遠,在半天內不能趕來回的,也可以和送彩禮的人一起。

    高家到朱家的路程說遠不遠,半天倒是能夠趕來回,所以高石磊就沒有隨送禮的人到朱家。不過,雖然到朱家半天能夠趕來回,但將近二十公裏的路程,並且還要在中午前趕回家,所以高家“正期”日的早飯很早,不到七點就開飯了。

    吃了飯後,高石磊在高強富的帶領下,到他家的幾個祖墳去祭了祖。不到八點,高石磊及伴郎、新娘伴娘等迎親隊伍一行十多個人就出發了。由於大家都是空著手,所以也就走得比較快,上午十點過一點,高石磊等迎親隊伍就到了朱家。

    到朱家後,王媒婆及朱家人及朱家的客人都迎出來,高石磊及伴郎王康良等在王媒婆的陪同下,到了朱家的堂屋裏,等待新娘朱秀珍從閨房出來。

    新郎的伴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的,伴郎必須是身體健康、有出息或者是兒女雙全的人才能做伴郎。這也是古時人們祈求子孫繁衍的願望的反映。而王康良雖然還不是兒女雙全(王康良結婚後,已有一個兒子),但他是吃國家飯的,農村人就認為有出息,加上他與朱家的朱世祿熟悉,因此,高家就請了他作伴郎。

    高家派出的新娘的伴娘是高石磊舅舅的女子和他的一個堂妹高江英。農村習俗,新娘的伴娘要身體健康,長相姣好,未婚。當然,也可以是剛結婚不久的女子做伴娘。但一般都會找未婚的年輕女子做伴娘,實在沒有合適人選,才會找已婚的女子。

    高石磊在朱家堂屋裏站著後,在司禮的引導下,麵向朱家祖輩神龕,施行三拜九叩大禮,表示高石磊也認同朱家祖輩。之後,在王媒婆的陪同下,站在堂屋內,等候著新娘出來。但左等右等,新娘朱秀珍都沒有出來。一直等高石磊進去請了三次,朱秀珍才由伴娘——她的嫂子葉鳳姑和妹妹朱秀蓉從朱秀珍的閨房裏摻扶著出來,當然,這三次進去請新娘的過程中,高石磊都是給了兩個伴娘紅包的,盡管紅包裏的錢不多,每個紅包就五角錢。

    朱秀珍上身穿一件印著大紅花的大襟新衣,下身穿一條毛藍寬腿褲從自己的房間裏出來後,按照司儀——朱秀珍的幺舅舅的指揮,麵對大門靠右站立,並讓高石磊在朱秀珍的左邊站立,然後喊道:“閨女出嫁,拜別祖先!”朱秀珍先是麵對朱家堂屋的神龕,行了三拜九叩之禮,之後,又麵向並排站在神龕前的朱謝恩、羅瑞花夫婦行磕頭跪謝之禮。再之後,司禮高聲喊道:“拜別父母!”朱秀珍再麵向並排站在神龕前的朱根福和李翠菊磕頭跪謝。在整個這個過程中,朱秀珍都一直在嚶嚶地哭泣著。在朱秀珍磕頭跪謝祖先和父母時,高石磊也陪在旁邊鞠躬致謝。習俗規定,除了剛才因為要把女方家的女兒娶走,必須跪謝女方祖先,以求女方祖先認可外,其他時間女婿一般不拜女方祖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