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價值熱論(1/2)

作者:淩霜傲雪字數:4330更新時間:2020-10-06 06:44:10

    第三章、價值熱論

    進入“大二”時,繼其他年級開展的“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麽”的討論,朱世財所在的年級也開展了這個討論。

    這場八十年代初在全國各大高校開展得轟轟烈烈並引起整個社會廣泛關注的人生價值觀大討論,源於1980年5月,一封發表在《中國青年》雜誌上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嗬,怎麽越走越窄……》。這封信用沉重、幽怨、鬱悶、誠摯、激憤的筆觸書寫了人生痛苦和創傷。在這封讀者來信中,署名為“潘曉”的讀者寫到:“我體會到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還是創造,都是主觀為自我,客觀為別人,就像太陽發光,首先是自己生存運動的必然現象,照耀萬物,不過是它派生的一種客觀意義而已。所以我想,隻要每一個人都盡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價值,那麽整個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也就成為必然了。這大概是人的規律,也是生物進化的某種規律——是任何專橫的說教都不能淹沒、不能哄騙的規律!”這封讀者來信甫一發表,就立即引發了一場全國範圍內關於人生觀、價值觀的大討論。由它引發的對現實、對人生的思考,使其成為改革開放之初思想解放大潮中的一個標識性事件。

    在深入的討論中,人人都在思考自己生存在世上到底是為了什麽?自己的人生價值到底是什麽?

    朱世財所在年級的同學們也都在班上組織的討論中,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和看法,有的激昂,有的慷慨,有的高亢,當然,也有低沉的。但作為剛入學不久的大學生,個個都視自己為天之嬌子的青年學子,誰都不願意說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平平靜靜地渡過一生。

    朱世財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在班上的討論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且說得情緒激昂。他的發言稿《我的人生價值觀》還在學校學生會的簡報上全文刊登了。朱世財在討論中的核心觀點是:“如果說一個人活著完全隻是為了要讓別人更美好,而完全不考慮自己,不是一種科學的人生觀。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不是禁欲主義,也不是苦行僧,不能把為自己和為別人截然地完全對立起來。人,考慮自己的需求是正常的。人生的河流是由為自己和為別人等各種源泉匯合而成的,要承認為自我有存在的合理性。而要合理地解決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的方法,應該是用客觀的眼光看問題,客觀地對待‘主觀為社會,客觀為自己’這個論題”。

    朱世財的這個觀點,實際上也是當時討論中比較突出的三個觀點之一。盡管朱世財在討論中表達出來的觀點還隻是一種純理性的思考,但也促使了象朱世財這樣的年輕人對自己的人生做更深層的探求和思考,雖然不能說就因此影響了他們這一代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但至少是讓他們在人生的旅途上做了一次對未來的規劃,盡管這個規劃或許對以後的旅程毫無用處,但在短期內卻實實在在地起到激勵或者是引導的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