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章 試產電扇(1/3)

作者:淩霜傲雪字數:6524更新時間:2020-10-06 06:44:40

    第十章、試產電扇

    在龍台農機廠進入良性循環狀態的時候,伍城縣的農村也在發生著一件影響深遠並且巨大的事——農村裏開始每家農戶通電。這不僅僅是使農村裏的家家戶戶告別了點了幾千年的油燈,更主要的是從此徹底改變了不少延續了幾千年的生活習慣,使廣大農村真正進入了現代文明社會的時代。

    電的使用,不僅改變了農村裏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照明方式,而且也替代了很多人力物力,人們不再需要有石碓窩舂米,也不再需要石磨子磨麵了,打米機、磨麵機替代了這一切。電不僅僅是把人們從幾近於原始社會的狀況下帶進了現代社會,而且也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如天熱,過去人們隻能拿著大蒲扇或者竹扇搖來搖去,以使空氣流動產生微風來驅熱。城裏人因為用電早,已經開始用了上電風扇驅熱了。天冷,則隻能窩在屋裏的床上,或者是手上提一個烘籠子取暖。晚上,不少人特別是家裏的老人還把裏麵裝著熱碳或者僅僅是熱灰的烘籠子放在床上,以增加被絮的熱量。也正因為這樣,到了冬天,就成了農村裏火災頻發的季節。

    用上了電這一曆史性的事件,不僅僅是改變了農村人延續了幾千年的生活習慣,也改變著社會各方麵的現狀。譬如,龍台農機廠就因為農村裏人們普遍用上電而改變了它的生產產品,在生產其他幾種產品的同時,開始生產電風扇。

    這仍然是朱世祿敏銳的思想意識的結果。

    發現城裏的人已經開始用上了電風扇的事,是朱世祿在二兄弟朱世壽家裏發現的。

    朱世祿到縣城開會,因為會期倒長不短,散會後才下午四點過,想到好久沒有到他二兄弟朱世壽那裏去了,也不知道朱世壽這一段時間的情況如何,就想到朱世壽家裏去看一下。

    朱世壽結婚後,就完全生活在縣城裏,除了逢年過節或者是家裏有事外,很少回梁家壩老家。朱世壽在修建龍台農機廠廠區圍牆賺一筆後,雖然成立了一個建築隊,但情況一直不是很好,畢竟幾個人在建築方麵都沒有多少經驗,更何況人員太少,大活路做不了,小活路又不多。幸好朱世壽買的那一輛車給他在城裏的生活基本上帶來了保障,否則,如果僅靠馬麗娟一個人的工資收入,可能一家人的生活都會有困難。

    朱世壽和馬麗娟結婚一年多時間後,馬麗娟就生了一個女孩。為此,馬麗娟的心裏倒沒有什麽,但朱世壽的心裏卻總是覺得梗梗的。朱世壽作為農村人,那種傳統的傳宗接代思想明顯存在,“生女是人家的人”的想法,雖然在朱世壽嘴上不說,但心裏卻根深蒂固。為此,朱世壽一直就想著要讓馬麗娟再生一個。但馬麗娟是有工作的人,國家已經把計劃生育列為了基本國策,要求國家公職人員每對夫妻隻能生育一個孩子。農村裏的人雖然在想方設法生育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孩子,但城裏人特別是有正式工作的人就隻能生育一個,否則就會受到處分,後來幹脆就是直接開除公職。你想,誰甘願冒著失去飯碗的危險去生育第二個孩子呢?因此,朱世壽雖然有這個心,但由於馬麗娟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不可能象農村裏的婦女一樣東躲西藏地去生第二胎。為此,朱世壽在心裏一直耿耿於懷。以至於後來確確實實地成了富翁後,就包養了一個小情人,並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這樣才終於彌補了朱世壽心裏的遺憾。當然,這是後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