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千四百六十七章 閩南人的南洋史(2/2)

作者:小腳兒字數:5400更新時間:2019-01-08 22:20:53

    “海外的關係非常廣?”魏麒麟有些疑惑道。

    武南所說的海外,應該就是南洋的那些國家,無外乎三島國、蘇祿國(菲律賓)爪哇國(印尼)滿剌加國(馬六甲)等等。

    這些南洋國家,在這個時代什麽水平,魏麒麟心中還是透亮的,他實在不知道這玩意也能算底氣?

    “嗯!這麽說吧,他們不光在河靜有勢力,在爪哇、呂宋等地都有自己的勢力。嚴格意義來說,他並不算是一個交趾的勢力,現在也算是一個海外勢力了。

    而且,這麽多年,大越都沒人能對付他們,就算河靜處於鄭阮兩家勢力中間,也不曾對他動粗,這不光因為他擁有大量的錢財和礦藏,更因為他自身也非常強大。”武南又解釋道。

    聽到這話,魏麒麟瞪大眼睛,一臉懵逼。

    這難道就是來自中南半島的殖民者?

    中南半島去殖民南洋島國,一時間魏麒麟麵上表情極其古怪。

    或許有另外一種可能,類似一些在南洋討生活的華夏人。隻是單純的在南洋這些物產豐富的地方生活,而並不是明確意義上的殖民。

    說到華夏人出海“友好邦交”,可謂是源遠流長,而且與那些閩南人也脫不開關係。

    首先,閩南的地緣屬於亞熱帶區域,而且丘陵山地占地麵積達到了九成,沿海區域水資源稀缺,平原更是稀缺,終於找到一些適宜種植的地方,還是都是紅壤土地和赤紅壤土地,基本上種啥啥不長。

    而且海岸線極長,基本上就隻能靠海吃海了,可這樣大明還禁了海洋貿易,讓一些百姓生活就更加艱苦了。

    總的來說,生活在這三千多公裏海岸線上的百姓,就是土地求生指望不上,隻能從海裏求生,一手造船航行本事極佳。

    唐末黃巢之亂時禍害東南沿海的百姓,逼迫的一些人不得不出海討生活,漂流到南洋諸島。待到南宋的時候,從開封灰溜溜的逃到臨安(杭州),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南移,一時間又壓榨了南邊的百姓們的生存空間,在人口井噴的同時,耕地更難養活太多的百姓。

    這些人便隻能海外討生活。

    等到了明朝,剛開始因為要對付還有餘力的元庭餘孽,所以無心與海外的倭寇浪費時間,就索性直接閉關鎖國,絕了倭亂。

    這樣也使得閩南百姓生活愈發艱難。

    但就算這樣還是攔不住沿海的走私,誰讓當時明朝的科技樹,比周邊國家高太多,走私也能夠獲得極高的暴利。

    後來靖難之役後,朱棣將他侄子朱允炆趕下台,成了大明的皇帝。

    隨後,也不曉得是宣揚大明國力還是尋找海外的朱允炆,派遣鄭和多次出海訪問南洋甚至紅海沿岸諸國。

    為此還寫了一本叫《星槎勝覽》的遊記書。

    而這時,很多船工隨從,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跟著鄭和的船隊,來到南洋的諸國。

    也就在這時,這些在海外生活的華僑們,迎來了一場非常驚奇的變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