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3/3)

作者:曉風字數:7016更新時間:2019-01-08 19:41:34

    那邊難啃,動靜鬧起來也不大,所以張守仁判定,海盜為了達成目標,一定是來撲浮山所城。

    如果所城這邊閉門而守,急切難下,那麽就從所城往東,直撲方家集。

    那邊是幾萬人的大集鎮,十分富庶發達,平時小股海盜是到不了這樣的大鎮子的,今次十幾股海盜合力而來,張守仁不知道秦增壽允諾了什麽好處,但料想這姓秦的拿不出什麽銀子來……那麽,叫這些海盜把方家集搶一遍,這般富裕的大鎮子,海盜們自然樂意,自然也就一拍即合。

    但去搶掠之前,他們也要把正事辦了。就算拿不下浮山所城,四處燒殺一番,再洗了方家集這樣的大鎮子,劉景曜和張守仁的烏紗帽一樣保不住,張守仁的根基也是毀了,這樣也算是完成了秦增壽吞並張守仁的目標。

    這麽一想,海盜的行事目標,行進路線,清晰可見,簡直就是畫在腦中一樣。

    葉曙青他們所驚訝的,在張守仁看來,隻是明朝的將領在預判能力和情報歸納分析等一係列的軍學上頭,實在已經是很落後了。

    象幾十年前最著名的薩爾滸一戰,明軍莫名其妙分成四路進擊,而且在事前大張旗鼓,不僅把進軍的路線,還把每一路的將領,人數等細節全部寫在榜文上,這樣努兒哈赤和他的建州部落對明軍的動向一清二楚,細作把明軍的進軍路線圖寫的清清楚楚送到努兒哈赤手中。

    所謂“憑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是建立在對明軍動向一清二楚的前提下的,不然的話,有一層戰爭迷霧籠罩著,努兒哈赤怎麽知道明軍走什麽路線,哪一路強,哪一路弱呢?

    事前的情報刺探對明軍來說基本為零,將領們還隻是習慣在戰場上派出斥候偵騎,大體上了解敵人的人數和戰力就可以了。

    最多再了解一下對方的糧草儲備和軍心是否穩定什麽的,這樣就算做了萬全的準備。

    至於如張守仁這般,事前有大量的準備工作,事發之時有充足的預判,對敵人的規模,線路,裝備,士氣,指揮,大體上都有一個了解之後,如何對敵做戰,這豈不是很輕鬆的事了嗎?

    所謂的參謀製度成熟之後,軍隊做戰靠的就是對武器裝備的熟悉程度,武器的先進與否,對地形的了解和利用等等。

    在數百年後,參謀製度成熟,列國之間的戰爭,唯有拚鋼鐵與人力消耗,別無他法,任何所謂個人的奇計在成熟的參謀軍官團麵前,都是可笑的小孩伎倆,沒有任何的效用。

    張守仁現在以一人之力就可以當得起名將的資格了,那些海盜和秦增壽商量出來的奇計在他看來如同小孩過家家般的可笑和幼稚。

    但他還是希望,象今天的這種事再發生時,能有一個成熟穩定的參謀軍官團在身邊,隨時為他提供建議和智謀支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