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2/3)

作者:曉風字數:7292更新時間:2019-01-08 19:46:26

    這些言論,崇禎看來也是十分有道理,隻是洪承疇態度十分強硬,表示絕不會在軍伍齊集之前冒險,在遼東,前車之鑒太多了。

    兩種言論都十分有理,而崇禎無疑是傾向於給事中這樣的論調,他在心中暗暗想道:“洪某人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朝廷花費巨資支撐調度大軍,從延綏到宣大薊遼左協密雲,九邊精銳是出,雖則現在還有一些兵馬未曾趕到,但以洪某手中的兵力,最少也該控製塔山杏山等地才是……”

    想到這裏,便提起朱筆,批複道:“是否可如擬所行,著交付廷議,有司知道。”

    心中有成見,批複時自然也有一些傾向性,隻是崇禎自以為無人懂得自己的心思,批複下去時,毫無猶豫之感。

    連續看了兩篇長篇大論的奏疏,而且事涉軍務,崇禎看的十分仔細,不免有一些頭暈,長歎口氣後,再看外頭天氣尚未放出曙光,於是就從薄薄的那一堆中,取了一封出來觀閱。

    一看之下,氣就不打一處來。

    又是言及山東提督軍務總兵官張守仁的奏疏,上個月時,他已經快要下定決心,免除孫良棟淮安副總兵一職,同時允準曲瑞不再任保定總兵,這樣算是進一步退一步,免生事端為佳。

    結果就在八月下旬,海州到通、泰一帶,長達數百裏的海岸線上,突然出現大股海匪!

    殺人放火,將通、泰、海、淮一府三州之地,攪的雞飛狗跳,請兵的奏折如飛雪一般,落於兵部內閣及崇禎的案頭。

    天下雖然大亂,但最南及湖廣,最東及鳳陽一帶,徐淮海通泰這一帶地屬南直,是朝廷在南方的統治核心地區。

    國初時,淮安地位之高,並不在中都鳳陽之下,因為很簡單的道理,淮安不僅是漕運的中心點和產鹽地,也是一個民風剽悍,戰略地位特別要緊的地方……國初時候,國都不是在北京,而是南京,守江必守淮,這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現在淮安雖不能和國初比,但也是漕運中心,造船和倉儲中心,明清易代之後,淮安的地位並不曾下降,和明朝把鳳陽巡撫和漕運總督放在淮安一樣,清代的南河總督等大員,也是駐節在淮安的清江浦。

    這樣的要緊地方,向來防備森嚴,流寇鬧騰最厲害的時候也不曾在淮安討過什麽便宜,東虜入寇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抵達徐淮地界,總之,這裏和江南閩浙一樣,都是朝廷感覺十分要緊的地方,也是十分太平安穩的地界。

    過千海匪的出現,來的太過詭異,一下子就是叫人嗅出其中的陰謀味道!

    北方已經沒有大股海盜,這是張守仁的功績,報到兵部的海盜首級都有好幾千級了,說北方有海盜,那是笑話。

    南方當然還有,不過隻是小股的小盜,大股的如劉香等大盜已經被當年的海防遊擊鄭芝龍全部擊破,說有海盜大搖大擺從南方海域逃到淮泗一帶,不在海上做生意尋買賣,卻是上岸搶掠大戶,騷擾鹽場……再蠢的人,也能發覺出這其中的不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