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相思(1/2)

作者:虎臣字數:7934更新時間:2019-01-08 19:58:05

    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相思

    婁妃卻搖搖頭:“也是未必龍明卿詩才無礙,也算是詩壇後起之秀。在剛入我寧王幕府之時,尚不覺得如何。可最近是詩詞作品,就如同神靈附體,篇篇章章句句,都是雋永優美。如果本宮沒看錯,龍明卿應該能夠繼承七子的衣缽,扛我朝詩壇大鼎。”

    所謂七子,其實就是後世所說的前七子,是活躍在弘治、正德年間的詩壇領袖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

    隻不過最近幾年,這七人年事漸高,創作力減退,已經鮮有佳作問世了。

    婁妃的丫鬟從小就跟著主人,而婁妃的父親婁諒更是當世首屈一指的大儒,江南理學的宗師。可說來也怪,他一個堂堂理學大師,卻收了王陽明入門,讓這個未來的心學大家得到“聖人可學而致之”的啟迪。

    婁家本是書香望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目溽耳染,這丫鬟不但識字,也有幾分見識。

    聽婁妃說這個龍在將來很有可能是繼七子之後的詩詞大家,頓時吃了一驚:“龍先生真這麽厲害,難不成還強過李夢陽、何景明?”

    婁妃笑了笑:“其實,李、何二人也不過是拾唐人人牙慧,就其詩詞而言,任舊未脫離唐宋先賢的格局。薛君采評點這二人說得好‘俊逸終憐何大夏,粗豪不解李空同’,可見這兩位大家已經局限在一種風格上麵。所謂,北地詩以雄渾勝,信陽詩以修朗勝,同是憲章少陵,而所造各異。洪宣以後,詩教日衰,雖李西涯起而振直,終未能力挽流俗。可見,即便是李夢陽和何景明所作詩詞,讀之雖好,可依舊沒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龍明卿的詩詞雖然沒有達到他們那種高度,可其中卻有這一絲靈氣,假以時日,未必不能超越之。”

    丫鬟連連擺頭:“娘娘,奴婢也就識得幾個字而已,如何知道這些,根本就聽不明白。反正,這個龍先生很厲害就是了。不過,他比之唐寅又如何?”

    婁妃:“唐伯虎的才氣自然高絕,不過,他科場案後日漸消沉,據說已經沒有詩詞問世了。否則,王爺請他入幕的時候,也不會推脫再三。”

    她淡淡笑了笑:“好了,別說話,旁邊的先生們倒是有趣,就看看龍明卿今日可有佳作,也好一飽耳福。”

    就走到小幾前,用左手提著袖子,白皙修長的手指捏墨錠優雅地磨了起來。

    ……

    旁邊的雅閣之中,眾寧王府的幕僚還在哄堂大笑。

    剛才他們說吳老二,事不關己,自然是高高掛起。

    可現在卻扯到蘇木身上,卻讓他微微皺起了眉頭。在座的各人也不知道是什麽來頭,這個龍在乃是吳老兒的老鄉,河間人士,也是北直隸的書生,而且看他的樣子,在士林中還頗有聲望。

    如今我蘇木今天就不露一手,就這麽拂袖而去,隻怕日後會成為河北文壇的笑柄。像這種士林中的文人雅集,一旦遇到這種挑釁,你就算再不願意,也得迎頭而上接受挑戰。若是慫了,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